翌日,近午時。
蘇良收到了西夏國相沒藏訛龐的親筆書信。
後者在信中稱,西夏七萬精兵已駐紮在遼國西南邊境,只要大宋與遼國全面開戰,西夏便願全力協助大宋攻遼。
他還羅列了三個條件。
其一,希望大宋在西夏邊境增設榷場;其二,希望大宋增購西夏的青白鹽;其三,希望大宋增加對西夏有關糧食、茶葉、酒水等日常生活物資的供應。
這封書信。
生動形象地展現了西夏當權者的群像特點:厚顏無恥,唯利是圖。
沒藏訛龐乃是知曉大宋生擒了遼國主帥耶律重元后,才願站到大宋這邊。
遼國西南,地廣人稀。
西夏兵若攻遼,那定然是燒殺搶掠,趁著宋遼交戰,發一筆橫財。
然後還要大宋承他的情。
這種沒準兒哪日就捅你一刀的盟友,蘇良是萬萬不想與其結盟的。
富弼看完這封信後,一臉嫌棄地說道:“西夏人兩面三刀,向來詭詐,這次又是撿便宜來了,無須理會他們!”
蘇良笑著搖了搖頭。
“我建議,讓中書出一份嘉獎文書,感謝西夏派兵增援,此嘉獎文書一定要讓遼國知曉,至於實際上的獎勵,一文錢都不能便宜他們!”
“哈哈……可行可行!”
“這是讓他們吃不到肉,還沾一身腥!此嘉獎文書一出,遼人定然無比痛恨西夏,景明,還是你壞啊!”富弼笑著說道。
……
三日後,遼國皇宮。
耶律宗真看到大宋羅列的三項要求後,額頭上青筋暴起,面色陰沉。
親自向蘇良寫致歉書,耶律宗真能忍。
為贖回耶律重元而分三年交納三百萬貫錢,他考慮到當下的形勢,也能忍。
但大宋要廢除歲幣,耶律宗真有些難以接受。
自慶曆二年後。
大宋每年需要給遼交納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約合五十萬貫錢。
這五十萬貫錢。
不僅是一項收入,更是遼國引以為傲,能將脊樑挺得很高很高的底氣。
大宋年年來貢。
給他們的感覺就像是佃農向地主交租一般。
這種優越感與成就感,讓耶律宗真甚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