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月上枝頭,天微微寒。
垂拱殿內。
趙禎與群臣圍在御案前仍在熱烈地討論著吏治改革之事。
一旁有四名筆吏快速地記錄著。
文彥博、范仲淹的聲音已經嘶啞,張方平、曾公亮、富弼、吳育、梁適等相公認真地聆聽著。
蘇良邊畫腦圖邊闡述著自己的觀點,王安石卷著袖子正在尋找話口,剛表達完意見的司馬光擦拭著額頭上的汗珠……
君臣皆沉浸其中,已從午後討論到了現在。
主意越來越多,策略越來越好,前景越來越明朗,眾人也越來越興奮。
不知飢渴,不知勞累。
君臣都非常享受當下這種感覺。
……
約一個時辰後,討論終於到了尾聲。
趙禎看向眾臣,道:“就這樣定了!解決冗官頑疾,先從科舉改制開始,而後再逐步解決門蔭問題和當下存在的冗官問題。”
“接下來,就由變法司依照朕這份《省官策》,擬定具體的變法方略。兩府也要參與其中,獻言獻策,儘可能保證策略能完整執行……”
“臣遵命!”
群臣齊齊拱手,眼神裡盡是光芒。
片刻後,眾臣走出了垂拱殿。
長廊上。
文彥博、張方平、富弼、范仲淹四人並肩而行。
張方平忍不住道:“三位相公,我怎麼感覺官家今日與往昔不一樣了?”
“我也感覺到了,精氣神皆與往昔不同,看著英武了許多!”富弼開口道。
文彥博也附和道:“我也有這種感覺。”
這時。
范仲淹笑著道:“往昔,討論變法之策時,我等為主,官家為輔,而今日則是以官家為主,我等為輔。”
“官家已顯聖君之態,接下來我們也應更加勤政了,不然咱們若被那幾個晚輩超過,就該提前退位讓賢,致仕回家了!”
三人頓時恍然,也都露出一抹苦笑。
確實如范仲淹所言,官家越來越有聖君之相了。
而他們也有了危機感。
按照當下的吏治改革制度,優勝劣汰,能者上,庸者下。
他們若不努力,也會被取代。
畢竟,後面的梁適、蘇良、王安石、司馬光等都太優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