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監察御史韓絳上奏,反對夏竦之子夏安期逾越禮制任經筵官後。
多名臺諫官響應,也紛紛上奏。
殿中侍御史範鎮更是一日撰寫了三篇奏疏反對。
他稱:經筵侍讀乃官家師儒之官,通曉古今者方能勝任,今官家為厚待夏家而內授,實為令安期被世所譏。
趙禎非常生氣。
他認為官員們根本不能理解他與夏竦之間的君臣感情。
趙禎本準備將這些反對奏疏都壓而不發。
然而,夏安期知曉此事在朝堂鬧得沸沸揚揚後。
以自我德才不足,另需丁憂守孝為由,上奏去職,態度非常堅決。
趙禎無奈,只好免去了夏安期的侍讀之職。
此事以這樣的方式結束,讓趙禎心裡非常不舒服。
近日來。
從夏竦的諡號到夏安期的經筵之職,臺諫官們屢次將趙禎弄得下不來臺。
趙禎愈發覺得臺諫官過於霸道。
甚至像韓絳這類隨和的官員進入臺諫後,也變得雷厲風行起來。
奏疏文章,字字如刀。
趙禎雖不認可夏竦所言的“臺諫勢大,已隱隱凌駕於皇權之上”。
但臺諫官屢次犯上,一點面子都不給趙禎。
讓他心裡有些窩火。
趙禎決定找臺諫官們談一談,希望他們能改變一下上諫方式。
別太直,別太拗,別太強勢,給他這位官家留一些面子。
其細細思索一番後,還是決定先召蘇良聊一聊。
相對於唐介、歐陽修、範鎮等臺諫官的剛正固執,以及總是以一句“請官家以大宋江山社稷為重”駁斥趙禎。
蘇良還算通曉情理。
趙禎也願意與他講一講心裡話。
趙禎想了想,決定將三司使王堯臣也叫上。
讓他做箇中間人,也參謀參謀,如何幫助臺諫改掉這個又直又衝的壞毛病。
……
午後。
天氣晴朗,風微涼。
王堯臣與蘇良奉詔來到垂拱殿。
趙禎開門見山,向二人講述了他最近對臺諫的不滿。
一句話總結就是——
“今日之臺諫,言事沽憤,冷麵鐵心,總令朕大失顏面,應立改莽撞剛直之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