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六日。
清晨,大慶殿內。
士農工商排位之辯,在參知政事宋庠的主持下繼續進行。
士大夫官員們也都紛紛下場,參與到自由辯論之中。
以崇文院檢討朱舜為首的一批館閣之官,表現得最是活躍。
“士者,上有平治天下之責,下有修己治人之能,師道、學統,非士而不可傳,實應居四民之首。”
“今之商者,市廛之要角,貨殖之紐帶,於大宋江山,如水之於田,乃天下人之福祉,不可缺也,居於次位,當之無愧。”
……
一眾館閣之官見商人勢大。
不與商爭。
反而改變策略,要將商推到次位。
而商人階層也開始爭次位,與士配合起來。
一時間。
四派變成了兩派,士商一體,農工一體。
農工階層據理力爭,但還是漸漸落了下成。
這些館閣之官,論辯比不過臺諫。
但與其他辯論者相比,水準無疑高上了好幾個層次。
並且,他們擅於尋找言語上的漏洞。
對方只要有一絲詞不達意的地方,他們便抓住缺陷,瘋狂攻擊。
不多時。
便將農工階層們懟得啞口無言,難以反駁。
這時。
司馬光站了出來。
“我反對商者居於次位!”
“農者,國之本也,民之生也。農事興,則萬事萬物興,百姓溫飽,江山乃得穩固。商者雖能流通百貨,然以逐利為主,易毀教化,易生奸詐,且侵蝕農事,非江山社稷長治久安之道也……”
司馬光依然認為應按照士農工商排序。
隨即,館閣官員開始反駁起來。
辯論愈加激烈。
這一日。
大慶殿五百餘人皆未曾吃飯休息,只是吃了桌子上的一些點心。
辯論一直持續到了黃昏。
期間。
王安石、呂誨、周元等人也都站了出來,他們的意見也不一致,但是隻剩下兩個答案。
一個是士農工商,一個是士商農工。
當下,工農已是一體,皆反對商人位居次席。
士大夫官員們的意見較為分裂,吵得如同菜市場叫賣一般,一直難有定論。
但是,士商農工之說,明顯佔上風。
趙禎見天色已黑。
當即讓宋庠宣告今日之辯結束,明日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