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439章:父子!富貴閒人晏同叔,蘇良鐵粉晏幾道(2合1)

午後,變法司內。

蘇良翻閱著晏殊呈遞上來的七封奏疏。

看完之後,他朝著面前的王安石道:“晏公還是曾經的晏公,但他不知,朝堂早已不是曾經的朝堂了!”

晏殊的七封奏疏其實表達了一個意思。

“生亂易,太平難,大修《宋刑統》,國則無根可依!”

這位曾經的太平宰相、帝王之師,在百官心中,褒貶不一。

有人稱他謹慎縝密,有人稱他內斂圓滑。

有人認為他擅於穩定朝局,實乃太平期之良相。

有人認為他在小事上,事事可為典範,遭逢大事,卻總是明哲保身。

早年,劉太后與趙禎爭權。

晏殊為穩固朝堂,平衡二人之權,傾盡心力。

而後,慶曆新政時。

晏殊本是范仲淹的後盾,但變法出現問題時,他卻隔岸觀火,明哲保身,遭到一眾臺諫官彈劾。

縱觀晏殊這大半生的仕途,一詞可概括:求穩。

當下,晏殊已六十三歲高齡。

他自全宋變法以來,貫徹落實變法政策,從未上奏言說過一句變法的利弊。

在眾官眼中,他已經是一位“富貴閒人”。

而今,晏殊突然連上七份奏疏反對大修《宋刑統》,乃是他覺得法令大修,大宋可能就不太平了。

他希望大宋的發展也能求穩。

心是好心。

卻不瞭解當下朝情。

趙禎和一眾相公們都憋著一股勁,欲創大宋盛世呢!

王安石用筆桿撓了撓頭,皺眉道:“景明兄,晏公如此固執,咱們恐怕無論如何回覆他,都難以令其改變決定,我……我也沒法罵他一頓啊!”

蘇良也是露出一抹無奈的微笑。

晏殊在地方上的政績還是非常優秀的,並且,范仲淹、歐陽修、蔡襄等人在當年也都是經由過晏殊的舉薦才大放光彩。

再加上他又是官家的老師、富弼的岳丈,輩分甚高,想勸服他,非常困難。

“硬寫吧!”蘇良提起筆。

就在這時,一名內侍快步走了過來。

“蘇司諫、王推官,陛下口諭,變法司無須回覆晏公之奏疏,晏公將於近日返京。”

蘇良和王安石頓時長呼一口氣。

此事交給官家來解決,乃是最為穩妥的。

內侍看向蘇良,又道:“蘇司諫,官家召你入宮議事。”

官家單召,必有要事。

蘇良當即便與內侍一起朝著垂拱殿走去。

……

垂拱殿內。

趙禎面帶笑容地看向蘇良,道:“蘇卿,坐!坐!”

蘇良略帶疑惑,緩緩坐了下來。

趙禎對其如此客氣,一般都不會有好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