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四日,近午時。
朝廷召狄青率兩萬西軍征討儂智高的詔書發往了西北。
趙禎任命狄青為宣徽院南使、荊湖北路宣撫使、提舉廣南東、西路經制賊盜事,廣南兩路的孫沔、餘靖、楊畋等官員,皆需聽從狄青節制。
這相當於——
狄青完全擁有了廣南兩路的軍政大權。
此外,在范仲淹和富弼的建議下,並未派遣文官、宦官監軍。
這是第一次武人獨任,當朝未有。
趙禎已然表態。
此次征討,沒有和談,沒有招安,必須斬草除根。
……
五月十五日,清晨。
汴京城,新酸棗門外,一輛輛馬車一字排開。
文彥博、富弼、曾公亮、張方平、吳育、宋庠、王堯臣、梁適等相公,歐陽修、包拯、範鎮、呂誨、周元、王安石、司馬光等官員盡皆站在城門前的官道上。
今日。
以副相之職、兼任陝西四路緣邊安撫使的范仲淹將再次奔赴西北。
“範公,西北苦寒,定要注意身體!”文彥博緊緊握住范仲淹的手說道。
范仲淹點了點頭,然後看向眾官員,道:“諸位放心,有老夫在,西北無虞!”
官員們紛紛拱手,眼神中滿是崇敬。
當下。
六十四歲的范仲淹就是大宋西北的定海神針。
有范仲淹在,西夏人面對的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絕對不敢造次。
隨即。
范仲淹在次子範純仁的陪同下,走向前方的馬車。
王安石、司馬光等年輕官員望著范仲淹的背影,心神凝重。
除了敬仰。
他們心中還有一種深深的自責。
大宋近兩萬名官員,但真正能震懾西夏的,除了狄青,只有范仲淹。
他們這些人,全都不夠格。
只能勞累兩鬢花白,患有寒疾的范仲淹再次坐陣西北。
王安石緊緊攥著拳頭,一種無力感從心中湧出。
其喃喃道:“還是大宋不夠強,還是我不夠努力,不然豈會用此等方式防範西夏!”
……
五月十八日,近午時。
垂拱殿內,傳來趙禎暴怒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