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一章 租金貸

彷彿印證陳忠所說似的,這時一輛麵包車到了現場,保安隊長孫超招呼幾名隊員從後備箱搬下幾個大泡沫盒子,裡面是成摞的打包好的盒飯。

作為社群物業公司的總經理,一開業就遇到這樣的大事,自然要做足方方面面,見社群街道公安這麼多人出動,陳忠早就安排人準備了晚飯,一箱箱的盒飯被抬到了現場,社群、街道甚至鬧訪的受害租客們都人人有份。

這下連黨禹材都不得不佩服這個曾經所裡的“小滑頭”,以前在自己手下當協輔警時還沒看出有這個本事,沒想到了社群,這心思裡的靈泛勁一下展露無遺,陳忠實在是太適合當這個物業總經理了,做人做事都滴水不漏,一邊請現場的“領導”去吃大餐,一邊又準備了快餐盒飯給下面的隊員,既控制了成本,又討好了領導,兩邊都不誤。

陳忠往外面比了個請的手勢:“那兩位老領導給我個面子,我們現在就去萬福家宴吧……”

餘安生一臉尷尬,本來不想動,可手被陳忠緊緊挽住,一下掙脫不開,嘴上還是婉拒道:“這個……還是有點……”

他還沒說完,就看見旁邊老黨邁開步,往外走去,餘安生一臉驚詫,沒想到老好人黨隊長這就接受宴請了?可見老黨也不是那麼的不近人情,就當他也準備跟著走時,卻沒想老黨徑直走到送餐的麵包車旁,從裡面拿出兩盒盒飯,又一臉滿意的繞了回來。

“喏,小余,趕緊吃,吃完還要接著維穩呢……欸,小陳啊,你的好意我就心領了,你也知道你黨叔身體不好,也吃不了大魚大肉,吃點簡單的盒飯快餐就挺好了,謝謝你們公司。”

陳忠臉上擠出一堆笑容:“黨叔,我也跟了你好幾年了,給個機會吧,難得和您一起吃個飯。”

老黨還是一臉堅持:“既然你跟了我好幾年,那你更知道我習慣,有這些我就很感謝了,你現在不也請了我一頓?你看,還是兩葷一素呢。”

說完,老黨就快速的吃起了盒飯,餘安生見狀也跟著風捲殘雲,飛快的解決晚飯這件小事,陳忠又請了兩次,見兩人態度都很堅定,再三客氣後也離開了,估計去請街道幾位領導去了。

陳忠走後,餘安生一邊收拾,一邊和老黨感嘆:“這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陳忠這小子當經理後還是不一樣了呢,難怪街道領導都很器重他。”

老黨找了個垃圾袋,把自己的飯盒放進去,又在地上收拾起別人丟的垃圾,頭都沒抬的反問餘安生:“那你覺得這樣好還是不好呢?”

餘安生微微想了一下:“說實話,我是不太喜歡他這樣,總覺得有點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感覺,既然都是一個團隊裡的,何必按層級區分呢?難道下面最基層的保安、協輔警就沒資格坐上席,吃大餐?而且,平時見面又兄弟兄弟的叫,口口聲聲的都是自己人,心裡卻又分個三六九等,不嫌寒磣嘛。”

他本以為自己這樸素的“兄弟觀”老黨會贊同,沒想這位老同志只是把一個塑膠水瓶撿了起來,低聲道:“你這還是以前老警隊的“兄弟觀”,站在他的角度,他是對的,在社會上做事就得注意區分主次關係,抓住核心資源,說白了,就是會討好有地位的人,但站在我們的角度,我們不去吃這個席,我們也是對的,我們有我們的紀律,有我們的原則,都有道理,沒有誰對誰錯。”

餘安生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心裡突然想到陳忠現在去請街道範骰了,這位範書記,他又會是哪種人呢?

想到這,他帶著一點好奇的往裡面調解現場走了過去,正好瞧見一場大戲。

答案很快就揭曉了,沒想到範骰這兩種都不是,只見他面對陳忠的邀請,卻只是一擺手,頭也不抬,一臉不耐煩的說道:“吃飯?現在這麼多受害群眾房子都沒得住,今晚都不知道該睡哪裡,我還有時間吃飯?別在這耽誤正經事,你們物業趕緊去核實你們小區的情況,今晚有幾項工作必須落實!”

面對隨行跟拍的宣傳攝像機,範骰的態度鏗鏘有力——群眾的事情不解決,他哪還有什麼心情吃飯!

碰了一鼻子灰的陳忠灰溜溜的退開,按指示辦事去了,旁邊餘安生看的是目瞪口呆,心裡不由感嘆這位基層實權書記為民的魄力與態度,雖然是在鏡頭前。

他也回了自己崗位,準備熬過這維穩的漫漫長夜。

…………

初冬的夜裡已經很涼了,一陣寒風吹過,餘安生垂下去的頭又抬了起來,這陣風恰好吹走了他的睡意,他抱了抱雙臂,現場幾名還在堅持執勤隊員都躲在了旮旯屋角下面,縮成一團。

整個調解協商一直進行到了深夜兩點多,才在社群街道的大力推動下稍微告一段落,談好了接下來的幾項處置原則,首先,被緊急“帶”到現場的一名城城公寓資訊部負責人,現場開通解約渠道,讓房東和租客直接溝通,打通訊息壁壘,幫助三方儘快協商,有不少人當場就協商一致,和平臺線上解約,線下重新簽約,再者,現在還談不好的,那就先過渡一下,請房東繼續讓租客再續住幾天,給一個緩衝區,而那些沒有當場溝通好的,又沒辦法重新住回去出租房的,就由區政府統一安排,平臺協調,在附近的一家快捷酒店緊急準備了應急客房。

小段幾人前面就回去值班了,現場調解的社群、街道幹部都只留了幾位,應對還沒出結果的幾名租客,這邊所裡的正式民警就他和老黨還在死守。

前面他就勸老黨先回去,可這位老同志硬是執拗,現在還在調解處不停的勸著幾名談不攏的“釘子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