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一十九章

遊寒村鑼聲響起。

“不徵啦。”

“不徵徭役啦!”

負責在村裡搞宣傳的大水叔,一臉興奮、連跑帶顛兒的邊跑邊喊道。

有好些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為幻聽了呢:“啊?”

啊啥呀,不徵啦,真的不徵徭役啦!

你聽不懂喊的是啥話嗎?

聽懂了,每個字都聽的一清二楚,但連在一起就不敢相信你喊的意思。

有反應快的一把扯住大水叔:“那交上去的銀錢呢?”

“交上去的銀錢,馬上就給你們還過去,里正叔已經回來了,正被人圍在村口說話吶,快去聽聽。”

“噯噯。”

這就是新任知縣為何在審判前不惜麻煩,一定要讓下面各鎮各村的管事人到縣衙旁聽的原因。

在升堂前,新任知縣就已經根據永甸縣近兩年稅收、城牆、大壩等應修補情況,決定今年不再徵收徭役。即便縣衙賬目上出現窟窿。賬面上沒什麼能撥的款項也不徵了。

因為再徵徭役,百姓就要受不了啦,本來人口就少,尤其是鄉下的。

所以叫那些人來,讓下面的各村裡正,好好聽聽案子。

一自然是為在斷案後,會通知此事。這樣不用再折騰衙役去下面各鎮各村通知,免一回麻煩事兒。

二也是借升堂機會,叫那些人來,為縣衙官威正名。

給下面的人、尤其是各村裡正惡補一番,往後讓百姓不要看見有人穿一身官差衣裳,就認為是縣衙的人。

官差、吏、衙役還分很多種。

以此案為戒,過來好好瞧瞧這幾種官吏的衣裳區別、令牌是什麼樣。回頭回到下面,一定要好好宣傳一下,讓百姓們做到心裡有數。

關於這一點,新任知縣還屬於不得不幹。

以前根本就沒有這種事兒,就從沒聽說過哪個城池的一把手,還要給老百姓科普這方面的。大多數百姓都不接觸這方面,不懂很正常。別的地方也不用操心,老百姓不懂就不懂唄。

但永甸縣沒辦法。

誰讓縣裡出了這種事兒呢,和在任主簿裡應外合,明明是賊人卻要假扮官差。

如若不進行宣傳,使得百姓不再信任官員,別再看見穿官服的,第一反應是:“你是真的假的?”

官差去下面辦事,說我是真的。

老百姓:“我不信。”

那將來還了得?那就沒法正常運作了。

所以說,目的不過就是為安撫,以及不得不收拾縣衙的爛攤子,重新樹立官威。將永甸縣縣衙內裡的汙糟,想辦法抹白。

這不嘛,案子審完了,肩負新知縣命令的重擔,左里正他們在第一時間就回來了。

關於宣傳往後還要繼續相信官差、相信縣衙、相信新知縣大人的事兒可以挪後。

先不扯淡。

畢竟在大多數老百姓心中,這種才是小事兒,那都不重要。

村民們只關心吃喝,別要他們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