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幾人聽完,急忙表示道:“這裡的彎彎繞繞俺們是清楚的,縣尉大人到了也有提過這茬。可是問題來了,和大夥是講不通道理的,大夥不報名,我們也沒招。這樣吧,老哥,你給咱幾人拿個主意。只要你說讓咱咋辦,咱幾個立馬就去辦。”
左里正沉吟:“只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了。”
情懷不當飽飯,大道理勸不通裝傻裝睡的人,上錢。
如此,這件事才算落幕。
銀錢是由七個村集體湊的,以戶為單位,每戶都要捐錢。
掏不出來錢的去借,各里正很強勢,不給記賬,要不然你家就出人。
然後再用集資湊出來的銀錢,用來懸賞運酒者。
錢的數目一出,不是白用你跑一趟,果然窮苦人家有些做親生父母的都不攔著了,他們也不用誰再多勸,立馬進入下一階段,開始自我說服:
誰說的去邊境就會送死?要是真那樣,左家那種蓋得起大房子的人家,咋可能會讓三個姑爺全去?
左家有錢的人家都能去,咱光腳的怕個啥。
再著這麼多人要在家裡貓冬吃飯,只要出一個子孫就能掙回不少銀錢,回頭拿回錢能買不少糧食吃,想想種種好處,心裡刺撓,報名。
事情的走向很亂套,可見眾人拾柴才能火焰高,人數差些報超了。朱興德藉此也有了篩選的機會,挑的全是運貨有經驗的、體質高的,平日裡為人處事名聲憨厚的。
縣尉得知具體過程卻氣壞了。
為了教訓那些“見錢眼開”的人。
那日,縣尉指著朱興德特意大聲強調說:“將那主動報名的,那十三個人名記下來給本官。等你們回來後,本官自會申請,縣衙會單獨另發他們賞銀,為他們有家國情懷。”
十三個人:“……”
沒想到還有這種好事,果然跟緊德哥腳步,別猶豫,做什麼都不會吃虧。
……
而在朱興德他們離開前,家裡這面發生的第二件大事是左家搬家了。
那天,左撇子望望住了幾輩人的祖宅,扭頭看看闊亮的新宅方向,到底沒控制住激動地落了淚。
他在心裡說:
爹啊,老左家出息啦。
房子是咱老百姓一輩子奮鬥的目標,而他們是置辦下老大一片新宅子了。
你和娘要是在天有靈看見了,不定怎麼高興呢。
無奈岳母不解風情,不懂姑爺是在感慨的哭泣。
秀花呵斥左撇子:“喝點兒酒就掉兩滴沒用的眼淚,你要是那麼捨不得祖宅,快些和老母豬們留下吧。正好這面需要人手伺候豬做月子。”
左家搬遷,除李二四口人留在老房子那面住,順便幫著照料,再就剩下活物老母豬。
甜水新養的雞都走了,小賣鋪也改了地方。
連留下豬都是無奈的。
因為家裡有好幾頭老母豬接連懷了豬羔子,不能隨意換到不熟悉的豬圈兒。想著等生下來再換到新房那面的闊亮大豬圈兒。
至於死物是釀酒坊一時也不能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