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真的有向老家以及各個偏遠書院捐贈許多書籍。
至於之後的事,其實不難猜到。
在歷經多年後,羅大人當年捐贈的書籍早被後人翻爛。但是別忘了,當年受益於羅大人捐贈書籍的那些舉子們進士們,他們也會一批又一批的考上去。
然後就有了偏遠書院會再次接收到,來自四面八方一撥又一撥的新科舉書籍。
而且捐贈者只使用一個共同的名字,他們都叫羅大人。
一代又一代鯉魚跳農門的功成名就者,想用此種行為感念羅峻熙,這就叫作傳承精神。”
老先生望著講臺下一張張熱忱的年輕臉龐:“所以我願諸位早日金榜題名,將來也能延續這種傳承。”
說完就希冀地看著大家。
而下面的學子們則是一臉問號:沒啦?這就傳道育人完了?您這也太潦草啦,都沒有聽夠。
“先生,您再接著給咱們講講。”
“再接著講啊……”老先生看眼日頭,行叭。
就當作是給學生們上場前的心理輔導了。
“要說關於左家的故事還真是多。”
老先生開始滔滔不絕道:
“正史野史都有。
像野史,左家二女婿位列一品侍衛大臣的楊滿山,據傳他一生育有七子。一個女兒都沒有。
其中有四個兒子被他做主改姓了左。
據傳在宣宗帝時期,楊大人這個改兒子姓的事兒啊,還一改改了四個,轟動一時。
然後七子,他都當手下那麼訓,倒是他大外甥女在出嫁時,一向冷硬的人捨不得到落淚不止,將他大姐夫當親爹的都比了下去。
而他大外甥女是誰啊?這點大夥總知道吧,噯,對嘍,就是那位咱們這裡的人,每每提起來就與有榮焉的親王妃。咱們北地這裡有史以來最高嫁的一位。截至到目前,還沒人比她家嫁的好。
另外,還有野史說,左家人有御獸奇才,有一些特異奇術,這個我想多少是有些根據的,畢竟左家小女最後可是坐上了太僕寺少卿的位置。
其實左家小女要是繼續幹下去可能還會再升遷,但野史裡不止有一本書裡曾提起過,這位左家小女是由於羅大人當時在做禮部侍郎啊,羅大人要出使外藩,這一走可就是幾年,然後她只能選擇不幹了,跟著她夫君漂洋過海。”
老先生忍了又忍,才忍下到嘴邊的那句八卦:“你們要是誤會左家小女很捨不得羅大人,怕他有二心納妾啊之類的,那你們就大錯特錯了。左家女可是貌美如花。野史也說,是羅大人哭求他媳婦陪著出使外藩。哭的京城許多內部官員都知曉此事,左家女才不得不辭行。”
但他不能講出來,畢竟這有些影響青史留名羅相的形象。
“野史還說,左家大女婿朱興德在戶部官階三品期間,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咋想的,連宣宗帝也搞不懂他到底是為何,朱興德竟然幹出在上朝時,忽然請旨要下場參加科舉。非要進場。
諸位,這是一種什麼精神,啊?已經三品大員,還要去考童生。
據傳,還真讓他考下來了。
大家別笑,你們知道這位三品大員的人生有多麼崎嶇嗎?
朱大人可是一會兒被宣宗帝安排去做文官,過幾年再將調過來再去做武將。等他武官做到一定的級別,又又給折騰回來。就這麼反覆的來。
怪就怪在,左家大女婿朱興德還真就幹什麼什麼行,這也是朱興德那時候連童生都不是,卻能在一眾進士及第、甚至狀元榜眼探花出身,人才濟濟的戶部裡、脫穎而出最為重要的原因。
但我們再反過來看這件事。
他和他的小妹夫羅大人完全不是一個起點,朱興德和武官一品侍衛大人楊滿山也不同。
楊大人乾的是武官,不挑科舉出身。羅大人就更不用提了,可是這位左家大女婿朱興德有啥啊?
可以說,他的所有官職全是靠他一點一滴紮紮實實從最底層幹上來的。這其間一定會受到許多歧義,可那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