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對戰鬥力都有影響。
一線部隊們,甚至一度拒絕接受根據地自己生產的軍裝,寧願穿破舊的老軍裝,軍鞋。
好在,李雲龍最後經過一系列試探和實驗,已經摸到了陸老闆每個月能撥付軍裝的極限。
每人每天兩套。
其實一開始申請十五萬套都沒透過,但李雲龍親自帶著一個營的主力部隊,進行了一天的越野拉練,和刺刀訓練。
折騰了一整天,傷員都折騰出幾十個來,終於把軍裝磨損的千瘡百孔,連鞋子都磨損嚴重。
回來換了一套新軍裝軍鞋。
然後李雲龍夜間又來了一個緊急實戰演練——訓練疲憊狀態下,部隊的反應速度,成功的又把軍裝磨損的差不多。
雖然一天一夜折騰下來,戰士們幾乎體力耗盡,甚至不少人受傷需要治療,成功讓部隊失去戰鬥力一週,但也成功損壞了兩套軍裝。
於是,透過了兩套軍裝每天的需求。
獨立團五千人,每人每天兩套軍裝,每個月就是三十萬套。
每月三十萬套,已經基本能滿足部隊需求了。
“二十萬入庫。”
趙剛笑了笑,說道:
“其餘的十萬套新軍裝,運輸到冀南根據地。”
戰鬥,消耗的不僅僅是武器彈藥和糧食,還有軍裝。
長時間傷亡慘重的慘烈戰鬥後,戰士們回到後方修整期間,吃上好吃的,然後能得到一套新軍裝,新軍鞋,能極大的恢復士氣。
重拾戰鬥勇氣。
···
冀南根據地。
南鎮。
作為前線物資中轉中心,這裡也是增援部隊的中轉站。
772團三營正在這裡整備。
“舒服。”
從卡車上走下來,772團三營長王然伸了懶腰,感覺不僅僅身體舒暢,心情也很舒暢。
王然也是個老紅軍。
走過草地,走過雪山的老紅軍。
太嶽根據地只冀南根據地,只見路程三百公里,比起草地雪山,不值一提,
但三百公里行軍,對任何一支部隊來說,都是巨大的負擔。
即便,部隊連續徒步行軍,一天只行軍三十公里,也一樣,
任何一支徒步行軍的部隊,即便有大量騾馬板車運輸輜重,在經過三百公里行軍後,都很難保證戰鬥力,必須修整一段時間才能投入戰鬥。
不過嘛,這一次,他們整個營是乘坐卡車過來的。
十二輛太行重卡,裝載著772團三營,一天時間,從遼縣抵達了接近兩百公里外的冀南根據地南鎮。
“機械化啊!”
王然感慨了一聲。(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