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圖雙目怒睜,惡狠狠地看著他。
一旁逢紀與許攸默不作聲,冷眼旁觀,看著二人發生爭吵。
歷史上逢紀一開始也和審配不和,官渡之戰後,因為逢紀與審配都公私分明,遂成為好友,組成派系。
但現在他們的派系還是不一樣,逢紀許攸為南陽派,劉惠審配為冀州派,郭圖辛評荀諶為潁川派,三方派系依舊爭鬥不休,處於互相敵對的情況,逢紀也自然不會為審配說話。
現在的情況已經發生了不小的改變,原本潁川派是最早失勢的,因為郭圖與淳于瓊連續被青州軍擊敗,導致地位下降得厲害,差點淡出權力中心。
但後來審配在大河故瀆失利,讓袁紹損失不小,再加上劉惠也一直沒給袁紹提供什麼好主意,使得冀州派略微沒落。
接著又是許攸進攻濟南受挫,他提出的偏師進攻兗州的策略沒有奏效,還折了不少人馬。還有逢紀鎮守鄴城,遭遇洛陽軍的數次打擊,讓魏郡這邊損兵折將,連大將顏良文丑都戰死,南陽派自然也沒什麼顏面。
如此一來,潁川派又慢慢上位,再次進入了袁紹的視野裡。
現在三方爭鬥不休,意見也沒法統一,讓袁紹的腦子都快炸掉。本來就因為進攻受挫和魏郡這邊損失慘重而心情不佳,身體也是每況日下,看著幾個謀士再次陷入爭吵,讓袁紹大為火光,臉色越來越難看。
而就在審配與郭圖針鋒相對,袁紹已經難以掩蓋住火氣,準備大發雷霆的時候,冀州派的中流砥柱劉惠終於說話了,他對二人道:“你們先別吵了,現在也不是爭吵的時候。”
劉惠雖是冀州派,但為人比較剛正,在冀州大小官員當中素有威望,因此見到他說話,審配也是馬上冷哼道:“連時勢都看不明白,我懶得和他爭辯。”
“井底之蛙,目光所及,短寸之間。狹目之見,只能窺底爾,吾才是不屑與你談論。”
郭圖也是馬上回擊。
“好了,其實你們兩方都說得有道理,甘陵位置十分重要,劉備舉青州之力來襲,我們必然也是要舉冀州之力反擊。”
審配本想繼續與他互相譏諷,劉惠打斷他們道:“雙方大軍加起來動則數十萬人馬,敗則如山倒,,劉備至少還有座城池可以撤退,我們的後面卻已經沒有後路,但你們有沒有想過,或許還有更好的辦法。”
“更好的辦法?”
眾人互相對視,甘陵城離界橋非常近,如果不能佔據的話,就只能拱手讓人,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嗎?
“不錯。”
劉惠點點頭:“既然城池極為重要,那為什麼不把甘陵城毀掉呢?”
“自毀城牆?”
眾人瞪大了眼睛,誰也沒有想到這一點。
要知道甘陵城作為與青州前線的最大城池,原本就是清河國治所,比普通縣城城池更高更厚,再加上多年經營,已經是一座前線重鎮,極限能容納五六萬大軍,城中可以儲備一兩年的糧草。
這也是為什麼郭圖會建議在城內留守一部分人的原因,首先是它的位置重要,其次是它確實易守難攻,是一座很堅固的堡壘,不比青州的平原城差多少。
現在的情形就跟劉備守平原城一樣,如果不能在甘陵阻擊敵人,還不如棄守城池,將偌大的一座甘陵城送出去。
結果就在大家討論是守還是走的時候,劉惠卻告訴了大家另外一種思路。
那就是,既然守不住,那就毀滅掉。
至少不給敵人留。
“仔細想想,子惠說得確實有道理。既然不能派兵守住,那就毀掉城池吧。”
審配覺得這個辦法似乎也不錯。
郭圖連忙說道:”不行,絕對不行。甘陵經營多年,豈能輕易搗毀?如果毀掉,豈不是前功盡棄?明公,劉備經營平原多年,一樣也要利用平原城阻攔我們大軍,明公可見到劉備毀城?”
“此一時彼一時。”
劉惠解釋道:“現在青州來勢洶洶,是要與我們決一死戰。我們能用的險要之地不多,不像青州那樣,可以固守大河,將我們攔在大河以北。所以有的時候,該壯士斷腕,還是得下定決心才行。最好把貝丘和東武城一併毀去,這樣就能拉長青州軍的補給線,想辦法斷他們的糧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