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犧牲品

“快起來,洛丫頭,來,到祖母這來。”老太太沖著黎洛招招手。

“是。”黎洛應了一聲,然後走過去,做到老太太身邊,接著從衣袖中拿出一個折的整整齊齊的小紙條,交給老太太,說道:“這是娘娘給祖母的。”

“好。”老太太看到紙條的那一刻,眼淚差點沒掉下來,開啟一看,確實是女兒那熟悉的字跡:女兒一切安好,母親切勿掛心,照顧好自己即可。

“祖母,孫女今日入宮見了娘娘,娘娘身體安好,祖母莫要太過擔心。”黎洛安慰道。

“洛丫頭你還小,哪裡知道皇家的兇險。”老太太嘆了口氣,說道:“我就只有娘娘一個女兒,一直只想讓她幸福快樂就好,要不是當年太後下旨選秀,我是斷斷不會將娘娘送到那般吃人不吐骨的地方去的,這些年來娘娘的安危始終是我心上的第一要事,如今也只盼著你們幾個丫頭趕緊成親,莫要再趕上太子殿下和王爺選妃了,要不然,我這老婆子,真的是餘生都要擔驚受怕了。”

黎洛聽著老太太的話,決定先提前給老太太說一說。

“祖母,孫女還有一事想要同祖母說。”

“什麼事?”

“今日孫女入宮,太後說想要為孫女指一門親事。”黎洛邊說邊觀察老太太的神色。

老太太倒是沒什麼大的反應,“洛丫頭不必擔心,太後可能只是隨口一說罷了,畢竟你入宮侍奉太後也是幸苦。”

老太太說完後,又隨口問道:“不過太後可和你說是哪家的公子了?若是合適的,能得太後的賜婚自然是好的。”

黎洛的那句“回祖母,不曾”彷彿堵在嗓子口似的,怎麼也說不出口,最終只好承認,“回祖母,是簡王世子。”

聽到黎洛的話,又想到之前水雲閣的事,老太太的臉上瞬間露出幾分緊張,說道:“那必然是不行的,這樣,明日我就同你父母說,讓他們為你擇婿。”

“可是祖母,孫女是願意嫁給世子的。”黎洛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說出這句話的,好像沒過腦子一般,“真心願意的。”

“你這傻孩子。”老太太呵斥道,但語氣中更多的是指責和擔憂,“天子妾難為,你以為世子妃就好當嗎?嫁人最重要的不是他愛不愛你,你愛不愛他,而是他能不能護住你,他是世子,是簡王的遺孤,太子的親兄弟,他連自己都尚且護不住,如何能護住你,你若是真的嫁給了他,不是往火坑裡跳嗎?”

“哪有祖母你說的那麼誇張。”黎洛覺得老太太有點太大題小作了,“嫁誰不是嫁,況且孫女自己能護的住自己,不需要別人相護。”

老太太看著黎洛,一臉恨鐵不成鋼的說道:“你以為,皇家的鬥爭是你想的那般兒戲嗎?今日這沒有外人,祖母不妨與你說句真心話,自古帝王多無情,更是多疑心,如今世子效忠於太子,於太子關系和睦,可在太子眼裡,世子也只不過是一個能助他奪得皇位的幫手罷了,一旦他將來成功,那麼世子,就是可以隨時被拋棄的,況且,世子知道太子殿下多少別人不知道的秘密,也就是你和世子年幼,沒經歷過真的風雨,當真以為太子會留著一個知道自己這麼多秘密的人?況且祖母說的是將來太子能成就一番事業,若是將來是其他皇子繼承了大統,你覺得世子的下場又會是什麼。”

黎洛聽著老太太的話,又想到之前淩楓的那句“當皇帝和當太子是不一樣的”,一時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好道:“可他們畢竟是兄弟。”

“兄弟又如何?”老太太嚴肅道:“當年的簡王與當今聖上還是一母同出,自幼一起長大的親兄弟,可聖上為了自己能一統天下的野心,不還是將簡王送上了死路,甚至連他唯一的遺孤,都要被囚禁在皇室,培養成太子殿下的一把刀,為太子殿下出生入死,還沒有半分好處,這就是你們口中的兄弟之請?”

聽到老太太的話,黎洛一怔,慕容璟多年來苦苦尋求父王之死的真相,難道只是陛下下的一盤棋?那慕容璟這麼多年的幸苦和執著算什麼?他對慕容殊的一片忠心又算什麼?

這些,慕容殊知道嗎?

老太太看著自家孫女的樣子,嘆口氣:“洛丫頭,祖母今日告訴你一句話,一件事,若是陛下不想讓一個人知道,那那個人就永遠不會知道這件事背後的真相,他所能知道,都只是阻擋他發現真相的絆腳石罷了。萬裡江山,山河錦繡,這些都是需要有所犧牲的,祖母不同意你和世子在一起,只是不希望你最後也成為他們鞏固江山的犧牲品罷了,我想,你父親也會這麼想的。”

“可祖母,萬一……”黎洛心下感動,但更不會放棄,她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慕容璟成為老太太口中的那個犧牲品。

她背後還有聽雪樓,賭一把,也許能改變這一切。

“沒有萬一。”老太太打斷黎洛的話:“祖母這是為了你好,你有一天會明白的,遠離皇家,才是對你最好的保護。”

黎洛想了想,從老太太身邊站起來,然後又跪下說道:“孫女知道祖母是為了孫女好,可孫女也想問祖母一句,當年祖父去世時,父親,二叔和娘娘尚且年幼,祖母也還年輕,但祖母為何不論家中父母,兄弟姐妹如何勸說,都不肯再改嫁,而是非要守著祖父的家呢。”

老太太沒想到黎洛會問這個問題,剛想回答,就被黎洛搶先答道:“是因為祖母對祖父一片深情,如今,孫女對世子的心意,便是當年祖母對祖父的心意。孫女明白祖母的意思,嫁給世子,也許是錯的,也許會很危險,甚至是搭上性命,但孫女不怕,亦不退,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