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之前,王姝怕他有遺漏,還專門幫他梳理了一番。
說起來,教育對於一個人的改變是巨大的。兩年前王玄之還是個只會哭,被掌櫃多問一句就巴巴看向王姝的小孩兒。如今他不僅能舉一反三,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還能在關鍵事情上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一個優秀的老師所帶來的變化是顯著的,王玄之可不止一個老師在教。
人一旦開了智,資質只要不太差,學識和認知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掌櫃們再見如今王玄之,心中的驚異如驚濤駭浪。兩年前,這位王家唯一的男嗣唯唯諾諾,如今倒是能獨當一面。掌櫃們心中欣慰的同時,也忍不住地感慨後生可畏。
這場年度彙報的結果是註定的。
跟官府搭上關係的事,是等閒沒有回頭路的。再來,王姝此時已經差不多等於將王家暗中隱瞞的良種公之於眾,王家人自然也知其嚴重性。便是有那私心裡覺得可惜不能拿這個來謀利的,一想家主生的孩子乃是血統純正的皇家人,便又覺得可以接受了。
既然皇長子殿下已經給王家留足了退路和體面,他們再拿喬便是不知好歹。
既然此事沒有爭議,接下來就是如何配合的問題。
配合不難,只要目標一致,嚴格紀律,基本不會出太大的紕漏。
除此之外,部分掌櫃對良種如何培育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他們以往只知王家的糧食是從糧莊運來的,並不知道里頭其他的秘密。如今知道了,一些懂種田的掌櫃便忍不住問了。這試驗田是必須在涼州府才行,還是別處也能種。
“自然是別處也能種。”王姝正色道,“事實上,論起實驗條件和種植條件,江南才是最好的。只不過因為我人在涼州,本家在涼州,這才將試驗田設定在涼州府。”
江南氣候適宜,降水充足。基本能夠做到一年兩熟。
掌櫃們一聽這個道理,細想想,確實論糧食產量,江南是最好的:“主子為何不去江南?”
剛說完,意識到這話不對。主家在涼州,王府在涼州,王姝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拋開一切去江南。
王姝倒是沒覺得這個問題有什麼不對:“你們提議的我也在考慮。以後若是機會合適,或者能培養出合適的接班人,確實可以考慮在江南設定試驗區。”
在江南設定試驗區,實驗的可操作空間就大大的增加了。但考慮種植條件和自然條件的同時,也得考慮個人安全問題。王姝如今也有了自己是個‘財富’的淺薄認知。畢竟這個時代懂得雜交水稻知識的人就只有她一個。若是她有個三長兩短,是真的後繼無人。
說到接班人,王姝其實一直在考慮收學生這件事。但是培育一個能接班的學生太需要時間和精力,她或許有做實驗的耐心,卻不一定有從零基礎指教學生的耐心。
一件苦差事若是能堅持下來,也算是功一件在千秋的大好事。問題在於開頭很難。
此事且不提,這次的年度彙報主旨是商定王家以後的目標和方向。既然配合推廣良種不變,那麼其他的生意自然就繞著這個方向走。
農莊的種植任務沒有變。以往種植的糧食供給各地王家糧鋪,如今種植出來的良種會首先供給農科屬。剩餘的良種再劃分處兩部分來,一部分留存以備不時之需,一部分則繼續供給王家糧鋪。王家鏢局常年跑商的經營範圍內,增加一條護送良種的任務。
這個任務並不算重,畢竟春耕只在春季三月之前那一陣子。過了這一陣子,鏢局該做什麼依舊做什麼。
受到較大影響的是糧鋪的生意。以前王家售賣的糧食種類見多。帶殼兒的,不帶殼兒的都有,分別有不同的價位。但為了能擴大良種的適用範圍,也為了杜絕王姝辛辛苦苦改良的種子成為拉大社會貧富差距的利器,影響市場平衡。往後王家糧鋪一律只對外出售舀過的米和麵。
推廣良種的最主要群體是貧下中農,這也是王姝的私心。為了防止良種被封建統治階級壟斷,王姝勢必要將售賣在外的稻米的芽胚打碎。
只要胚體被損壞,即便從別的渠道購買到了良種,回去也是發不了芽的。
多增加了一道工序,也讓糧鋪售賣的糧食品種少了許多。這些都需要糧鋪的掌櫃嚴格的把控。無論是米,還是麥,正在農科屬推廣的良種類別種,斷掉一切可能被鑽空子的機會。
“這般定會影響糧鋪的生意……”舀好的米和沒舀的稻,是兩種價格。
“已經有了彌補。”王姝於是將蕭衍行讓利之事告知。
糧鋪的掌櫃們聞言,沉默了下來。
“……既然家主已經有了決議,我等自然聽從吩咐。”掌櫃們異口同聲給了肯定的答覆,後面操作的事情就簡單了。
……
這次彙報三天才將所有事情料理妥當。之後,陸陸續續地離開。
他們人一走,涼州的大雪就降下來。
寒風一吹,大雪封路,天兒就徹底冷了下來。窗外狂風呼嘯,王姝卻沒有休息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