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4章:夜市

見兩人卷好了各自的“茶碗”,賣茶飲的小販提起竹筒舀子,輕巧的把舀子伸到茶桶裡舀出果兒茶,然後手腕輕輕一抖,便把果兒茶熟練的一滴不漏的倒在了“茶碗”裡。

這飲料的名字叫果兒茶,卻是完全沒有一顆茶葉的。倒不是小販偷工減料或者貨不對板,而是這年代百姓習慣上把各種飲料稱作“茶”而已。

楊懷仁先用舌頭啜了一小口,發現果兒茶有點類似後世的淡果汁,沒有那種濃厚的果汁味道,卻同樣的鮮甜,接著一飲而盡,也是非常的清爽解渴。

幾樣各色小吃,兩勺果兒茶下肚,楊懷仁不得不感嘆北宋的飲食發展進步,已經非常接近後世的水準。

除了某些食材還沒有在這個年代引入中國,在現有的食材基礎上,北宋的百姓們已經憑藉著自身的智慧,把食物透過各種方法制作成誘人的美味。

或許有些小食,在貴族和文人眼中還上不了檯面,但是正是這些民間的特色小吃,更容易被普羅大眾所接受和喜愛。

當然,也有像趙頵和蘇軾這樣的貴族和文人熱衷於這些夜市上的小吃,蘇東坡筆下便有描述他逛夜市的詩詞傳世。

“龍津觀夜市,燈火亦輝煌……不知京國喧,是謂江湖鄉。”

不知蘇大學士在夜市上吃完了什麼家鄉特色的小食引的他思念故鄉,接下來楊懷仁倒是發現了一種能讓他思念家鄉的食物——把子肉。

熟悉的鄉音,熟悉的味道,一片把子肉塞進嘴裡,楊懷仁閉上眼,似乎看到了趵突泉的淙淙泉水,大明湖畔的荷花開了,滿城便都是荷花飄香。

再睜開眼,淚水遍溢滿了雙眼,想家的時候,一個男人也可以有淚水的。

楊懷仁不知道父親怎麼樣了,他想知道如果把他成家的訊息告訴父親,他會不會為兒子感到欣慰。

趙頵只顧著吃,也不管這把子肉是豬肉做的了,等鼓著滿嘴流油的嘴巴抬頭看到雙眼朦朧的楊懷仁時,他有些詫異。

“我說內弟啊……”

“啥?內弟?怎麼不叫楊兄了?”

楊懷仁擦了擦眼淚,使勁抽了抽鼻子,裝作沒事人一樣問道。

“韻兒怎麼也是為兄的結義妹子,你娶了她,自然就是我的內弟,再說了,喊你內弟不是親嘛,是不?嘿嘿。

我就是沒想到你還是個多愁善感的多情種子啊,吃個把子肉都能吃哭了,實話招來,想起哪位小娘子了?”

“哎吆我去,你真是我的哥,我就是吃了家鄉的小吃,一時懷念故鄉而已,你還真當我想起了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

趙頵生在京城長在京城,哪裡能體會別人的思想之情?他色眯眯的小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賊頭賊腦的問道:“夏雨荷是誰?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