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皎潔,彷彿給大地鋪上了一層淡淡的糖霜。
出了城之後,楊懷仁可沒有享受這夜色的心境了,因為大家折騰了一整天,也都餓壞了。
一路猛趕,到達渦河邊上的楊家莊子的時候,已近三更。
讓楊懷仁意外的是,楊家莊子沒有像往常一樣早早進入夢鄉,而是燈火通明,就好像是在等待著英雄的凱旋歸來。
楊母和兩位娘子都已經在大宅的門口等待,看到前頭騎著高頭大馬的楊懷仁,她們才放下心來。
送她們回莊子上,楊懷仁也不能把心中的計劃全部說出來,只是告訴她們,他要辦一件大事,你們放心的回莊,最多一天的工夫,他就會回來。
其實這麼說的時候,楊懷仁也是不確定的,如果他今天回不來,不知道結果會是如何。
可當他從馬上下來走到家人的面前,才發覺從她們的表情上看,似乎今天發生的事情,她們都已經知道了。
楊懷仁有點好奇,楊家莊子距離東京城有四五十里的距離,散朝的時候都已經是日近黃昏了,她們就算知道整個事件的經過,也需要明天才對。
楊母的身後,好像還有一個人,等那個人從幾人身後閃出來,露出一張楊懷仁再熟悉不過的臉。
是蘭若心!
這麼說來,一切都能說得通了,楊懷仁從她的臉上看到了久違了的羞怯,瞬間自己也感覺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韻兒似乎察覺到了他臉上表情的細微變化,卻沒有流露出一絲一毫的醋意和怒意。
楊母很自然的捏著蘭若心的手把她拽到身邊,楊懷仁現在明白,蘭若心已經向楊母她們交代了一切。
無論清平關上,還是通遠縣城內發生的事情,她們都知道了,當然,還有回來的路上,蘭若心把她告訴楊懷仁,她是為何要去環州的緣由,也一股腦兒都說了出來。
楊懷仁本想著等心情平靜一下,再慢慢把這件事情告訴母親和韻兒的,沒想到蘭若心事先把整件事坦白了出來。
和何之韻一樣,蘭若心也是一個曾經混跡江湖的女人,她們性格里有相悖的地方,但更多的地方是相同的。
那就是性格激烈,敢愛敢恨,而且很執著。而在楊母心中,能為她的兒子甘願放棄一起,包括生命的女子,她都心懷感激,也會打心眼裡喜歡。
韻兒是這樣,蓮兒也是這樣,現在輪到蘭若心這裡,楊母的心情還是一樣的。
也許在以為母親心裡,兒子能吸引這麼多優秀的女子,也是兒子有本事的一種體現,至於這幾個女子之間的微妙關係,不是她應該擔心的事情。
就像一句老話,兒女們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去煩好了,而做長輩做父母的,只需要考慮將來能不能抱上孫兒,能抱幾個孫兒而已。
楊懷仁到了大宋這一年來,地位漲了,財富漲了,經歷了這麼許多事之後,性格也慢慢變得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