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讓清澈的茶水變作了一張鋪開的白紙一般,而那旋轉的茶葉末,便成了揮筆潑灑下的油墨,在白紙上肆意地遊動,好似作出了一幅任憑看客們想象的畫作。
楊懷仁沒好意思往前擠,從他的角度,確實看不出什麼東西來,這種事,確實也巧妙,也稱得上是分茶的藝術,只不過那樣變幻的圖案,在不同的人眼裡,有不同的印象。
也許你看著像翠竹,我看著就像幽蘭,或者你看著像騰雲,我看著像日暮,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境看過去,產生在腦海中的影像,總是不同的,任人想象罷了。
老朱頭的茶百戲還是獲得了茶客們一致的好評,說的最主要的兩個字,便是說他取得了長遠的“進步”。
另一邊的老孫頭似乎全然不在意,這時他的耳朵動了動,似是覺得他茶湯也烹好了。
他提起茶壺的時候,眾人的注意力又集中到了他這一邊,等待著看看在老朱頭這樣的精彩表演之下,老孫頭又要如何應對。
之間他不疾不徐地仔細取了五隻茶盞,也是圍成了一圈,只不過因為茶盞是五隻,倒是被他擺出了一朵花兒的模樣。
老朱頭看著老孫頭的舉動皺了皺眉,臉上略有不屑之色,好似再說,弄了半天,還不是跟我的手法一個樣?
你擺出五隻茶盞來,只不過是數量上多了一隻罷了,卻並不能壓我一頭。
老孫頭提起茶壺開始分茶,手法上似乎跟方才老朱頭所用的手法如出一轍,同樣是旋轉著茶壺,讓茶湯分別從半空流入到五隻茶盞之中。
不過楊懷仁似乎察覺到老孫頭的注茶的手法,看上去跟老朱頭類似,實際上卻是有大大的不同——因為他手中茶壺在半空中的旋轉,並不是勻速的。
茶壺在他受傷遊走到一側的時候,速度是加快的,而遊走到另一側,則明顯有了減速放緩的跡象,如此往復多次,就造成了五隻茶盞中所注入的茶水,各不相同。
加快執行的那一側,茶盞中的茶水注入的自然少了一些,反之在另一側,因為茶壺遊走的慢,所以注入的茶水則相對明顯多出不少。
這樣的手法,似乎大多數茶客們也不曾見過,只是大家臉上都露出了好奇的表情,想看看這樣的分茶手法,到底會產生怎麼樣一種新穎的效果。
等老孫頭分茶完畢,大家又湊過腦袋來從正上方往那五隻茶盞裡看去,接著是一陣驚呼的讚歎聲!
原來那五隻茶盞裡,被注入的茶水量竟是各有差異的,由於每一隻茶盞中的茶水量有所不同,倒是恰好讓每一隻茶盞中的茶水,旋轉的速率也有了巧妙的差異。
從上方看下去,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旋轉速率的差異,讓每一隻茶盞中茶葉末在茶水旋轉中的造型形態各異。
而五隻茶盞中變幻的圖案融合到一起,反倒是讓這種變幻變得更加瑰麗起來,似是一幅動靜相宜的美妙山水。
天空的流雲,高處的勁松,山腰的迷霧,山腳的清溪,溪澗裡的魚兒,層次分明的展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