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楊懷仁眼裡,還是韻兒,或者是蓮兒眼裡,能在郡公府做過丫鬟奴婢的,伺候人的經驗那是自不必多說的。
可是楊母不知道怎麼尋思的,反正是不放心。理由就是她們都是些十四五甚至年齡更小的半大丫頭,都是跟二丫頭一樣的貨色,毛手毛腳的,放不得心的。
所以她就從莊戶裡,又找了些好命婆,都是些三十多歲生養過幾個孩子的農婦,來了後宅和丫鬟們一起服侍兩位孕婦。
伺候孕婦這種事,其實並不是人越多就越好的,正常講,一兩個人,就足夠足夠的了,可是一二十人伺候一個孕婦,那場面就太誇張了。
楊母這個做婆婆的,恨不得兩個懷孕的兒媳婦吃飯有人給送到嘴邊上,還得是嚼好了的。
這樣的情況下,楊懷仁如何也插不上手,想跟媳婦兒說點體己的悄悄話,當著這老多人面前,說出來的味道都生硬了幾分。
韻兒和蓮兒一開始不懂,以為孕婦可能就是這樣的,到後來也是實在被煩的不行,上個廁所都七八人陪著,你說難受不難受?
想出門走走,那是想都不用想,楊母是擔心害怕她們受了熱中了暑,可實際上一直憋在屋子裡被一群人圍著,在這樣的天氣裡才更容易中暑。
韻兒和蓮兒嘴上不敢違拗婆婆,心裡可憋屈的很。她們也不跟楊懷仁說,怕他操心。
楊懷仁不是不理解母親的做法,可還是幫媳婦出頭,把她們不敢說的話,在母親面前說了出來。
說了半天物極必反啊,順其自然啊的道理,楊母也終於覺得自己做的有點過火了,畢竟兒媳婦也是人,不能像寵物一樣關在籠子裡養著。
儘管她做的這一切都是一片好心,可要是兒媳婦不開心了,總也要影響肚子裡胎兒的。
於是楊母也做出了適當的讓步,每個兒媳婦身邊伺候的人減少到了四個,也讓她們出門適當活動一下——不過範圍也規定的很死,只允許在大宅子裡邊走動,不能出門。
楊母能做出這種程度的讓步,韻兒和蓮兒也就滿足了,哪怕是在後花園裡走動走動,她們也很開心。
楊懷仁一早一晚的陪著兩個老婆散步遛彎,常常都是一隻胳膊挎著一個,就這麼領著兩個大肚子在後花園裡溜達,也成了楊府的一道風景。
她們的生活水平已經很好了,吃的也好,用的也好,楊母做足了準備,只要是兩個兒媳婦養胎所需要的,她都吩咐人去城裡買最好的。
楊懷仁不擔心她們的物質生活,而是擔心她們總是呆在家裡,覺得悶得慌。
講笑話給老婆解悶,哄得老婆笑,楊懷仁倒是拿手的,不就是講段子嘛,簡單。
自然是有些黃段子的,褲衩掉色兒的笑話講了好幾次,她們都跟第一次聽似的笑得花枝亂顫。
每到這時候,韻兒就掩著嘴嗔怪道,“都快當爹的人來,還這麼沒個正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