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9章:類比三國(上)

一楊懷仁深思了一下,覺得趙煦應該不會懷疑他也通番賣國,不然不會貌似把濮王勾結契丹人的事情給揪出來。

如果不是趙煦,那就是章惇個人的意思了。

楊懷仁看來,也許只是章惇個人好奇心作怪罷了,不一定會是他想象的那麼複雜。

從章惇歷史上記載的一些事情來看,他是一個非常痛恨外族的人,他執政期間只要是有關西夏或者大遼的外事,他的態度都非常的強硬。

照這麼分析的話,也許楊懷仁和契丹人之間理不清看不透的關係,就是讓章惇故意提起來悼念高太后的遼使已經進京這件事,來試探楊懷仁的理由了。

所以與其把一些事情藏著掖著,不如光明正大的坦白說出來,章惇還有十幾年宰相要做的,兩個人之間把話說透徹了,也避免了將來的相互猜忌。

楊懷仁臉色坦然,把他跟契丹人扯上關係的幾件事,大致的過程和重點都跟章惇像是講一個酒後的故事一樣說了出來。

等講完了故事,楊懷仁再去看章惇的臉色,發現他並沒有那麼疑惑,好像信了楊懷仁七八分,也同樣保留了二三分保守的意見一般。

楊懷仁呢,則覺得自己本來也沒什麼,被人猜忌一下也沒有什麼值得生氣的,事情既然說了出來,別人要是還懷疑他什麼,他也沒有必要非得紅著臉去辯駁,清者自清的事,多說反而無益。

章惇似是總結性發言一樣說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管是契丹人還是西夏人,他們對我大宋早已虎視眈眈。

朝堂上很多人看不出來,可老夫相信老夫和楊郡公都應該是明白人。”

章惇端著酒杯來回示意了下楊懷仁,楊懷仁舉起杯來點頭一笑,表示對這種說法的認可。

“遼國皇帝遣使來弔唁,恐怕事情不會是單單弔唁那麼簡單。一是年末將近,遼人總是會在這個時候不厭其煩的重提增加歲幣的事情。

二是經過環州之事,咱們大宋、以及大遼和西夏之間的關係已經完全打亂了,重新構築一個相對平衡的關係,老夫看來可能性似乎不太大。”

章惇的說法,似乎說到了楊懷仁的心裡去,“章相公說的不錯,小子也是這麼想的。”

章惇點頭讚許的笑了笑,“不知楊郡公看來,新的平衡,會是怎麼樣的?”

楊懷仁心中搖頭,章惇這人說他不是老狐狸都不行,剛試探完了,又來考較他了。

不過一些事情,和旁人說也許不太合適,和章惇說,也許章惇在以後可以幫到他實現某些計劃。

也許在政治改革上楊懷仁的觀點和章惇相左,但是在對外關係上,兩個人的想法確實不謀而合的。

“小子拙見,怕是要讓章相公笑話了。”

“哎,”章惇扶著楊害人的手臂笑道,“咱們兩個忘年之交飲酒聊天,酒後之言,誰也不會當真,就當是閒來說戲文了。”

這樣說就是降低楊懷仁的戒心了,不過真情實意也算是充足,楊懷仁也不會在推諉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