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孟子教給後世子孫的警世恆言。
這句話不論對個人還是民族,都說的太精妙了,一個人有了憂患意識,才能不斷的進步,而當他安於現狀貪圖享樂,那麼他離危險也就不遠了。
對一個民族或者國家來說,同樣是這樣的道理。
宋朝物產豐富,宋人的平均生活水平也相對較高,隨著生活的富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貪圖享樂,忘記了身邊的危險,更在紙醉金迷裡失去了鬥志。
而契丹人生活在地理和氣候條件都較差的北方草原,他們為了生存,才經過了幾代人不斷的努力,終於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民族和國家。
但隨著他們擁有了從其他民族手中剝削來的財富和資源,他們也開始漸漸地墮落了。他們享受著安逸的生活方式,便也失去了原來磨礪了數百年才形成的民族頑強性格。
鬼姐說的對,皇權的更迭,本來會讓一些人產生爭權奪利之心,契丹人的內部,必然會出現一些爭鬥。
但如果給他們一個更大的利益和理由,他們便會重新團結起來,充滿鬥志的去爭奪這些利益。
即便是到了後世,國人依然如此,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開始不斷的追求吃穿住行,但人與人的關係,卻變得越來越疏遠和淡漠。
只有當國家和民族遇到危難的時候,才重新團結在一起,才重新有了鬥志。
而鬼姐說的這些,是楊懷仁心中所害怕的。儘管如果宋遼真的交戰,很可能會兩敗俱傷。
“你真的願意用這種事來威脅我嗎?你覺得耶律跋窩臺會這麼去冒險?”
鬼姐答道,“你覺得是威脅的話,我也沒話好說。至於我父王會不會去冒險,我相信他會聽我的話的,要不然也不會有今天的他。”
楊懷仁心中又是一驚。難道這一切,都是鬼姐給耶律跋窩臺出的主意?
那這個女人真的太可怕了。所以說不要小瞧了女人,如果不是因為古代男尊女卑的觀念意識限制了女人的思想和行為,恐怕女人做出來的事情,一點兒也不比男人差。
甚至,有時候她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控制了男人,用她們自身的優勢,或者是出類拔萃的智慧。
楊懷仁道,“你就不怕我把你剛才說的話散播出去?”
鬼姐微笑著搖了搖頭,“像散播耶律延禧的那些謠言一樣嗎?”
楊懷仁服了,“你們早就知道?”
鬼姐道,“你似乎忘了一件事,崔慶是被我們藍衫軍救下來的。”
楊懷仁聽到崔慶的名字,感到脊背後面立即滲出來一身的冷汗。是啊,楊懷仁差點忘了,崔慶當初是被藍衫軍救下來的。
現在看來,那時候的藍衫軍,就已經不是原來的藍衫軍了,而是耶律跋窩臺的藍衫軍。
“你們知道崔慶原來的身份?”
“那是自然。一開始,我也是同情他,一個肯為一個女人放棄了一切的男人,值得我出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