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竹枝支起了一個簡易的架子,架子上晾著字畫,每逢有有人路過,便紅著臉上前詢問著,“兄臺來瞧一瞧字畫,三十文一幅,掛在家裡正堂也顯得書香滿溢。”
花三十文錢就能把家裡裝扮成書香門第這種事,自然是不可能的,不過窮書生們這麼叫賣字畫,也是為了生活,或者為了積攢進京趕考的盤纏。
楊懷仁雖然不喜歡讀書人中的酸儒,但是想起這些人寒窗十載的艱難,還是路過一個攤子便撒一把錢,準備掃了一堆字畫回去。
杭州認識他的人還不多,不過明眼人都看出來這是哪家財主領著家中女眷來遊湖了,買了那麼多字畫,也算是是個識趣之人。
只是那些賣字畫的酸儒們眼光似有不善,眼瞧著自己辛苦創作的藝術佳作就要被一個土包子大款帶回家又心有不甘,似乎還有些珠玉蒙塵的嘆息。
楊懷仁也只有嘆氣的份,有錢也是種罪過,只是想著這些書生們將來真金榜高中做了官,也大多數禍害大宋的蛀蟲,心中忽然又有些不爽。
做好人真的很難,還是做個吃貨容易些。
杭州的美食種類同樣繁多,其中很多就跟西湖有關係,據說東坡肉便是東坡先生當年帶領二十萬民伕疏浚西湖之時創造出來的菜式。
這種菜式產生的方式有點特殊,所以說不上這道菜有特定的最正宗的做法,百姓也沒有太多要求,做出來好吃能下飯,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美味。
另外兩道聞名遐邇的西湖菜,應該是龍井蝦仁和西湖醋魚了。
龍井茶烹西湖對蝦,不算複雜的一道菜,但卻處處顯示著西湖的特色。
西湖龍井的產茶山其實離西湖還有一段距離,在西湖邊是看不到的,不過用西湖水泡出來的龍井茶,倒是真的和用別的地方的水泡出來的不是一個味道。
楊懷仁也搞不懂這裡邊為什麼會產生如此的差異,只能往原湯會原食的道理上想,內外的融合和統一,或許正是西湖龍井味道純正的關鍵之一。
西湖靠近岸邊的水域長滿了水蔥菖蒲等種類繁多的水草,被當地人稱作羅鍋蝦的湖蝦便在水草之間遊弋。
這東西后世還真很難看見了,在沒有汙染的當下,西湖裡水產資源那是相當豐富的,除了蝦,還有多達五十種的各色魚類。
睡蓮的大葉子下邊躲著草魚,偶爾還有幾尾鰟鮍露出頭來啄著落入水中的柳葉兒嬉戲,這種魚還真是好看,背上湛藍,下腹又是殷紅,陽光照射下閃著彩色的炫目光芒。
清澈的水面下面是兇猛的鱖魚,身穿豹紋外衣,也確實像豹子一般的迅捷,時刻準備著捕食其他的小魚們。
慵懶的鯰魚胖胖的身子趴在湖底,和湖泥的黃褐色混雜一氣,若不是他腦袋上戴著一頂羊角帽,還真不容易發現了它們。
駝背老兒小蝦最是倒黴,一旦離開了茂密的水草,就用好幾只魚兒游過來搶奪。
楊懷仁笑著欣賞著這一切,西湖還真是用自己的物產哺育了湖邊數以萬計的百姓們,他已經琢磨著有時間來這裡釣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