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文武樓的時候,正午的陽光正好,暖暖地曬在人身上,既暖和又舒服。
回頭向西去尋家人,在西湖西南角有一處和西湖相連,卻又獨立的一處水塘。
水塘只有半人那麼深,池水清澈見底,微波把照射到池底的陽光分成了金黃色的小塊,搖搖晃晃煞是好看。
水塘裡睡蓮依舊在開放,蓮葉兒之間又一大片巴掌大的錦鯉,魚兒積聚在一起一簇一簇地,魚鱗閃爍著紅黃相見的彩色光芒。
也許是因為水錢,池塘邊也並沒有護欄,只是用白色的石頭砌成了規則的邊沿。
遊客們站在水塘邊沿的石頭上,灑下一些乾飯粒兒或者吃剩的炊餅搓成的碎屑,便引了魚群爭先恐後的圍過來搶食。
楊懷仁走近的時候,二丫頭就在往池子裡撒炊餅的碎屑,引魚兒簇擁到岸邊,大官睜大了眼睛瞅著花花綠綠的錦鯉,二丫頭便誇張地做著口型,教著他的大侄子說“魚”。
大官會說的話還是不多,魚這個字好像還不太能把發音說的準確,只是他伸開了雙手,那樣子好像要去抓魚一般。
何之韻本想教育兒子,卻被楊懷仁走過來搶了寶貝兒子去,往兒子小胖臉上親了一口,然後呵呵笑著,“爹爹帶你去抓魚。”
說著楊懷仁抱著大官蹲了下去,把兒子放在岸邊的石頭上,左手摟著大官的小腰保護他的安全,右手則問妹妹要了些炊餅碎屑來,順手就灑在了岸邊的水域。
錦鯉嗅到了食物的香味,立即扭轉了身子游了過來,在水裡一跳一跳地啄食著漂浮在水面上的白色碎末。
楊懷仁攬著兒子,讓他探出身子去,伸出手的小胖手也終於夠到了魚。
魚兒竟是不怕人的!
本以為魚兒能看見岸邊胖乎乎的小人兒伸手去抓它們,它們應該驚恐的一鬨而散,奪命而逃的。
可沒想到那些同樣胖胖的錦鯉,似乎早已經習慣了人類沒有惡意的觸控,即便被碰到也只是稍稍扭動著身子躲了躲,卻繼續擁擠著爭搶食物。
大官摸到了滑溜溜的錦鯉,一開始又驚訝又好奇,還有些害怕,摸了一下便快速地把小胖手收了回來。
楊懷仁鼓勵著兒子,“不怕,再摸摸。”
大官也壯起膽子來,又勇敢的下手去抓魚,只是魚兒的身體太滑膩,還不容易被人抓住,一個激靈之下奮力地甩著身子潛入水底,又從另一邊冒出頭來繼續搶食。
只是這麼一鬧騰,魚尾巴甩起好多水珠,甩在了同樣頑皮的爺倆臉上,大官樂得開懷笑了起來,惹得楊懷仁也哈哈大笑。
鬼姐看得開心,只是有一點她沒搞明白,她疑惑道,“這些彩色的魚兒為什麼不怕人呢?”
她扭頭瞅了瞅好多遊人都在餵魚逗魚,繼續說,“大宋的百姓還真是知書達理,若是人人都是懷著貪婪之心去捉魚,恐怕西湖邊上便少了一處美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