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尚喝了一大口酒,隨意地那袖子抹了抹油乎乎的嘴唇笑道,“皇帝信不過你,是有理由的。”
楊懷仁咂摸著大和尚的話,看了他一眼,才緩緩道,“大師說的可是兩層意思?”
大和尚只是笑,卻不答話,算是預設了楊懷仁的說法。
楊懷仁閉嘴咬了咬牙,然後也笑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自古以來為帝王者,生性多疑是與生俱來的性格。
官家就算還年輕,可這種性格是跑不了的,他還是孩子的時候就繼位了,可那時候坐上龍椅,那麼點小屁股顯得和偌大的龍椅格格不入。
別說他皇祖母了,就是那些朝臣們,也沒法把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當高高在上的皇帝一樣看待。
直到他十五歲重掌皇權,可惜還是個半大孩子,七八年裡受夠了高太后的操縱,活得跟個傀儡一般,等手裡有了權力了,自然處處小心,性情多疑。
短短兩年時間,朝堂上的人幾乎快要換了一遍,可那些他力主提拔上來的官員,你以為他就能完全信得過?
看看如今朝堂上的局面,新黨把舊黨鬥垮了,按說獲得了極大的勝利,當初被排擠的新黨無論如何也都找回自己的面子來了。
這時候應該是大家團結在一起勵精圖治治理國家的時候,新法的確也頒佈了,可比起前人的新法來,他們依舊不思變通,仍舊要走曾經失敗的老路。
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幫傢伙們折騰了半天,玩的還是政治,而不是把心思放在國家和百姓上邊。
未來會怎麼樣,其實他們之中不缺聰明人,也不缺眼光長遠的人,很多人心裡應該都有數的,可卻從來沒有人站出來說出這一點來。
因為他們知道,變法失敗,大不了再用回來舊法,大宋還是那個大宋,依舊羸弱他們是不肯承認的,說不定還會粉飾太平。
皇帝看似高高在上,其實眼光也望不出宮城去,高高的宮牆阻擋了他的視野,抬頭望自然是看見一片美好的藍天,殊不知他已經成了一口大井裡的蛤蟆。
不論手下的朝臣說什麼,他都會毫不懷疑的相信,因為這種懷疑,懷疑的是他自己,他怎麼會懷疑他自己?
於是皇帝眼裡他的變法很成功,外頭老百姓說不定都過著幸福美滿的好日子,日日感激他的大恩大德呢。”
大和尚聽了楊懷仁的話,難得收了笑臉,喃喃道,“人就是這樣的,生來就知道找母親的RU頭吃奶,這是生存的本能。
皇帝吃的是皇家的奶,長大了自然是皇家的模樣,皇家的心思。
朝臣們吃的雖然是百姓的奶,可他們讀了書,吸取了聖人經典的奶水之後,也都變成了一副模樣。
寒窗十年,一朝金榜題名之後,走入仕途在官場裡摸爬滾打之後,又變成了另一副模樣。
朝臣們太多,奶水有限,自然是要爭的,今日你爭得過我你佔著RU頭,明天我再搶回來便是。
人的**沒有終點,所以他們狠命的吃奶,不顧母親死活。”
楊懷仁讚許道,“大師說的不錯,只是不知道大宋百姓這個母親還能奶他們到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