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6章:不想做皇上(下)

楊懷仁自嘲一笑,接著說道,“既然要逃,就不會想著去做皇上。

世人都以為坐上那座高高在上的皇位就是天底下最快樂的事情,可他們錯了。

歷史上無數的事實已經證明,人站的越高,不一定看的越遠,反而只能把目光顧著腳下。

因為站的太高了,必然要小心翼翼,否則一個失足跌落下來,那可就是粉身碎骨了,所以要一刻不停地注視著腳下,沒工夫去看遠處。

另一點呢,身在高處,不勝涼寒。高處風大,自然會覺得冷,身子冷了還不要緊,要緊的是心也變得冷了。

父子君臣,最早的權力是架構在血緣先後關係上的,父親生了兒子,兒子自然要尊重父親,聽從父親的一切命令。

但隨著血緣不足以維持這種權力機構的時候,然後便是絕對的武力,決定了權力了歸屬。這個也不難理解。

權力是好東西,誰都希望自己能發號施令,萬民伏拜膝下,可武力這東西,說不定的,百姓溫順的時候沒有武力,百姓造反的時候便突然有了無盡的武力。

當權力的誘惑超越了血緣的界限,那麼父子君臣的關係就變得脆弱了,很容易顛倒乾坤。

我不敢說我看的透徹,但這個道理的基本點,我還是能懂的。

假如我成了皇帝,我還沒有來得及享受呢,便開始擔心我的兒孫了,將來他們會不會自相殘殺?

答案几乎是肯定的,想到這裡我就很痛心,這世上也從來沒有人,沒有辦法來避免這一點,皇位只有一個,皇帝卻不能只生一個兒子,這就是矛盾產生的源頭。”

大和尚忽然插話道,“這麼說,王爺還是曾經動過心了?”

楊懷仁尋思說了半天,大和尚竟然關注點還在自己身上,忍不住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跟大師說假話呢,沒有多大意思,既然大師這麼說了,我也不隱瞞,人在不同的位置,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

當我覺得當今的陛下不是能讓我滿意的一位陛下的時候,我也是曾經幻想過很多不著邊際的東西的。

趙煦這個人,當朋友,他是合格的,即便到了現在,他內心裡應該還保留著些許曾經純真的部分。

但他當皇帝,對大宋來說沒有多少好處,所以我曾經想過,如果換了我當皇帝,會不會比他做的更好?

有那麼一段日子,我也曾經翻來覆去的睡不好覺,總在想這件事,搞得自己很疲憊。

後來我想開了,我來做皇帝,或許能比他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兒去。

說起來我這個人太懶,也不服管束,人又放蕩不羈,所以我要當了皇帝,前幾年或許還能勵精圖治,但過幾年之後,免不了會成為一位暴君。

皇權很大,但也沒有世人想象的那麼大,太祖皇帝重視文人,抑制武人,本意是為了大宋的千秋萬代不起兵禍。

可聰明的文人當權,必然要分薄了皇權的。皇帝和大臣們,何常不是一直在玩一場沒完沒了的博弈?

皇帝使喚文人治國,文人也是利用皇帝來實現自身的價值和理想抱負。只是不同的文人,價值觀和理想抱負又截然不同,於是文人之間產生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