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2章:怪異的聖旨

同時交趾也不是一個統一民族國家,國內也是各種雨林部族密佈,這些國內的野人,也是交趾劫掠的物件。

朝廷給楊懷仁的聖旨裡,說的是交趾國出兵五萬,從東北沿海的蘇茂州入侵大宋的欽州。

大宋邊地的僚人聚居地的古森峒、如昔寨等被劫掠一空之後,交趾軍還有向北繼續搶劫的打算。

本來這種事只是交趾和大宋關係中的常態,動用廣南廂軍就能把交趾人逼回去。

是的,不是打,而是逼,交趾軍很少與大宋廂軍正面交鋒,一般就是一路來打劫,打劫夠了在宋軍趕來之前就退回去了。

這麼說倒也不是說交趾軍就怕廣南廂軍,而是不願把事情鬧大,本來就是來打劫,目的達到了就走而已。

廣南廂軍戰力如何,楊懷仁想想也知道了,連江南的廂軍都沒有多少戰鬥力,還指望廣南廂軍能打仗?

楊懷仁奇怪的是就這麼點事還給他專門來了一道聖旨,讓他帶武德軍南下示威,是不是天小題大做了。

本來皇帝和朝廷是知道楊懷仁這一年來一直在打造戰船,目的就是為了帶武德軍南下去征伐交趾的。

根本也不用專門下一道正式的聖旨,等戰船打造好了,水軍訓練的差不多能熟練掌船了,他自然會向朝廷請旨。

可偏偏在這種時候皇帝給他下了這麼一道聖旨,在時間上似乎也太怪異了。

具體什麼原因,楊懷仁也搞不清楚,但絕不會單純以為皇帝很支援他的做法,所以提前給下一道旨意,讓他出兵出的名正言順。

等恭恭敬敬接了旨,傳旨的公公又給了他一封趙煦的信,他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信的內容很簡單,大致是問候一下楊懷仁和安國公主,先表達對一個臣子的看重之情,然後便直說要在武德軍中安插六十名趙氏皇族中的年輕後輩。

楊懷仁這下明白了。

這一年來,楊懷仁的欽差頭銜就一直沒被皇帝收回去,讓他可以一直整肅江南廂軍,江南廂軍這一年來的變化,皇帝是看在眼裡的。

東京城的禁軍自從打了勝仗之後,就驕縱的沒了個樣子,朝堂上的大佬們也清楚如今的禁軍並不是能戰之輩。

所以皇帝和朝廷都希望大宋能出現一支能打仗的軍隊,也藉此讓這隻軍隊和禁軍來抗衡和比較。

誰都想知道精挑細選出來的禁軍,和用楊懷仁式的訓練方法打造出來的地方軍隊,究竟哪一個才更強。

如果楊懷仁的整肅地方廂軍的法子經過了一次戰爭的檢驗證明是可行的,那麼將來的大宋無疑將多出來一支數量百萬的軍隊。

至於安插皇族子弟,便是皇帝的私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