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軍裡其實也早就安插了朝廷的人,剛改制的時候,朝廷給了楊懷仁很大的自由度,正常的武官可以讓楊懷仁自由任命。
但監軍的職位,確實要朝廷來安排的。這也是常例,平常的廂軍裡其實沒有監軍這種職位,應為他們也不打仗。
而作戰的邊軍和禁軍裡監軍便是最高指揮的存在了,很多時候比主將的權力還要大。
既然武德軍是打算出徵作戰的,朝廷自然要安排監軍過來,所謂監軍,也就是監視軍隊的一舉一動,給主將提出建議的人了。
一方面防止軍隊內部有變發生譁變,另一方面便是把主將領軍的狀況隨時告知皇帝和朝廷,說白了就是皇帝和朝廷大佬們安排在軍隊中的眼線。
來武德軍的監軍也不是隻有一個,而是按照一定的人數比例安插人手。
一般最高的那個監軍都是皇帝身邊最信任的太監來當,手下各軍或各營裡的小監軍,則是由太監或者文官來擔任。
武德軍編額很多,加上又增加了六千水軍的編額,所以按照三千人一軍委派一監軍的比例,總共來了九名監軍。
帶頭的監軍有兩人,一位是兵部員外郎吳蔚,另一位是黃泉黃公公。
吳蔚有五十多快六十歲了,是個花白鬍子老頭,在朝中屬於那種清流人物,傳聞裡此人剛正不阿,行事公允,這種性格倒是正合適出任武德軍監軍一職。
另一位黃泉黃公公,只有三十來歲,楊懷仁還認識,原來黃公公在宮裡是專門伺候皇帝如廁的內侍。
他這次來武德軍當監軍,應該是趙煦覺得老黃幹髒活累活二十來年了,也應該給人家個好差事,算是對人家這麼多年來兢兢業業端屎端尿的一種獎賞。
本來誰來做監軍,楊懷仁是不在意的,可來了這麼兩位,讓楊懷仁覺得很是好笑。
吳蔚吳大人的名字做監軍還真是不錯,吳蔚,就是無畏嘛,聽著就有鬥志。
可另一位黃泉黃公公的名字就有點不吉利了,也不知道他這名字誰給他取的,要是皇帝給起的,那有可能是故意開他的玩笑了。
若是黃公公的爹孃給取的,那他爹孃得多麼不喜歡他啊,給他起了這麼個不吉利的名字出來嚇唬人。
在軍隊裡這種名字就更容易被將士們忌諱了,黃泉黃泉,帶著他出徵,好像真的要踏上黃泉路了一般的晦氣。
黃泉黃公公一到軍中,也確實遭受到了很多將士的白眼,他本來就是個閹人,在陽氣很重的軍營裡忽然出現這麼一個不男不女的人,就已經讓人感覺很不舒服了。
加上他名字很晦氣,所以武德軍上下,從將軍到小兵,竟沒有一個人喜歡這位黃公公,好似誰跟他走的近了,誰就要真的離黃泉路不遠了似的。
楊懷仁反倒不在乎,一來他本來也不信那些封建迷信裡所以忌諱的事情,二來他實在覺得黃泉這個名字太好笑。
三來人家黃公公其實人生得不錯,完全沒有黃泉惡鬼那種兇惡的樣子,甚至還很清秀,四來是因為黃公公畢竟是皇帝派來的,人家怎麼說也是皇帝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