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楊懷仁要打造戰艦組建艦隊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不相信的。
或者說不是不相信,而是覺得他沒有足夠的錢銀,朝廷也不會同意他這種不切實際的請求。
可當第一艘六千料的大船下水的時候,當初那些等著看楊懷仁笑話的海商們可傻了眼。
楊懷仁真的不是開玩笑,或者用鄉捐的方式為自己斂財,他是真的打造了一艘超級戰艦。
等到一艘又一艘的戰艦開進了江陰港,武德軍新組建的水軍上艦隊訓練的時候,他們忽然意識到一點,他們好像錯過了一個最好的賺錢機會。
想起原來楊懷仁請他們吃飯的時候就說過,跟大家要錢不是鄉捐,而是投資。
那時候根本沒人信,但現在看起來,楊懷仁所說的一切都漸漸變成了現實。
於是那些當初根本沒把楊懷仁的話的當回事的人,知道楊懷仁來了江陰,又紛紛去求岑孝年,希望能讓他們見上王爺一面。
岑孝年自然明白他們如今急迫地要見楊懷仁是要做什麼,他不敢跟楊懷仁提這件事,又不好把江南的海商都得罪光了,只好佯作答應他們會幫他們傳話,實際上去只是做做樣子,只在楊懷仁面前隨意的說了一句。
楊懷仁笑著搖頭,當初我說的很明白,是投資,而且是一定讓大家賺錢的投資,可當時沒有人信啊,都以為這是鄉捐。
每家每戶倒是象徵性的捐了些銀錢,可對於急需雪中送炭的楊懷仁來說,他們的做法是真的寒了她的心。
若不是黃百萬和白銀海在趙獻球一案中欠了他一個人情,當時的楊懷仁都想不出組建水軍和打造戰艦的錢要從哪裡出了。
現在水軍和艦隊真的成型了,那些商人又紛紛跑出來找岑孝年說項了,這幫人還真是無利不起早,一幫牆頭草。
楊懷仁告訴岑孝年,“你也不用怕我生氣,做買賣這種事,本來就是全憑自願,他們當時不願意出錢,那麼今年的好處就沒有他們的份。”
岑孝年不好意思的應諾著,“王爺說的是,咱家回去之後一定把他們集中起來,好好教訓教訓他們!”
楊懷仁擺擺手,“那倒不用,商人嘛,都是這幅德行,別說你教訓幾句了,就是拿把刀架在他們的脖子上,他們也還是會覺得錢財比他們的小命重要。
再說了,將來市舶司要給皇帝的內府賺錢呢,你一個市舶司首領太監,把所有海商都得罪光了,對你又有什麼好處?
不值當的。你回去告訴他們,雖然今年沒有他們的份,但將來我帶兵去南洋耀武揚威一番回來,他們的生意一定會更好做的。
而且以後他們也不用擔心大宋的商船不能過柔福海的規矩了,他們的商船能去西洋賣貨,無論如何,他們明年的買賣都會比去年和今年更好。
他們終究是佔了便宜的,但一定要讓他們懂得,正是因為咱們大宋的水軍強了,他們去國外做買賣才更有面子,更有底氣。
至於將來嘛,本王也不知是打算就打造一支強大的水軍,大宋的海岸線這麼長,需要很多戰船,很多水軍和艦隊,他們還有的是機會。”
岑孝年應諾,心裡卻波濤翻滾,原來王爺不只是打造武德軍水軍這麼簡單,將來還要打造幾支像武德軍水軍這樣的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