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1章:老道士的質疑(下)

老和尚也閉上眼睛,默唸道,“我佛慈悲。”

楊懷仁見話說到這份上了,老和尚和老道士應該也都能理解了他為什麼要往遼國賣糖了。

“真人,既然說到這裡了,您應該能明白我為什麼要往遼國賣糖,同時也儘量限制遼國商人來大宋採購茶葉了吧?”

老道士先點了點頭,接著又搖了搖頭,“理解歸理解,但在貧道的視線裡,還看不到王爺所期盼的那種成果。

或許王爺的辦法可行,也或許不可行,王爺既然要這麼做,貧道也不好多說什麼。”

從話語裡聽,老道士其實已經有了些動搖,他起先對楊懷仁的這種特殊方式的質疑,也並沒有嘲笑的意思。

只是在他的思想裡,楊懷仁的方法實在沒有什麼歷史可以借鑑,在沒有實踐來論證的情況下,楊懷仁的做法怎麼看都像是做無用功。

人有想法是好的,只是當這種想法太誇張,太超出了一般人的認知範圍,便很難被接受和認可了。

楊懷仁其實不需要什麼辯解,老道士對他質疑,其實提出的很多理由,也讓他更能從其他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透過別人的意見,在實施計劃的時候能不斷修正,並查缺補漏,總是有益的。

“現在說結果,總是不好說的,連我自己也沒有辦法保證將來會怎麼樣,這個辦法能產生效果,不管多大,自然都是好的。

就算我做了無用功,賠了錢沒賺到好,也是我自己願意的,也並不傷害任何人。

從我的角度看,敵人削弱一分,就等於我們自身強大了一分,此消彼長之下,對大宋總是有利的。”

老道士也不再爭辯,他也早看出來楊懷仁是個打定了主意,就絕對不會輕易回頭的人。

他甚至默默的認為,大宋或許就是太缺少像楊懷仁一樣的人了,那些文人墨客們總是把頭抬得很高來顯示他們的愛國情操。

但愛國,並不是你寫幾句詩詞表達表達你的意思,就能起到實際效果的,高尚的愛國情操也從裡不是說說就行了的,從來也沒聽說過高聲頌唱詩歌把國家頌唱強大了的。

而真正能踏踏實實靜下心來做些實事的人,真的太少了。

朝堂上最有權柄的人還在忙著權力爭鬥,他們的才華一定是不小的,不然他們也熬不到那麼高的地位。

但他們的才華都用在了不正確的地方,才導致了下邊人有樣學樣,都學會了動嘴皮子工夫,都去鑽營,都去以權謀私,而真正為國為民做了實事的人,已經不多了。

老道士覺得楊懷仁的方法好不好,其實不是關鍵的,關鍵的是他真的去做了,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