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鬼姐以前的藍衫軍中的精英,本就是不分民族的,裡邊有契丹人,也有漢人,還有奚人等其他民族的人。
他們混合在一起,自然而然就沒了民族區別,後來在成長過程中楊懷仁又派了一部分風神衛加入幫助鬼姐,導致雨神衛根本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傾向,只忠於他們的主人。
鬼姐透過雨神衛和風神衛和楊懷仁保持聯絡,他們倆之間也時常交通兩邊的情況和變化。
鬼姐貴為公主,大羊如今已經在遼國被封渤海王,如此尊貴地位,生活上自然不用楊懷仁去擔心。
楊懷仁擔心的是大羊的成長,在遼國那樣的環境中,他深怕他受到耶律跋窩臺的不斷影響,從而變成了另外一個楊懷仁不願意見到的人。
但鬼姐的訊息裡說,大羊還是那個大羊,他最敬重的依然是他的父親,那個夢想天下一統的男人。
楊懷仁自然知道這都是鬼姐的功勞,只是想到他們母女身在遠方,他就很難受。
當時事情發生之後,趙煦和朝中大佬們很快就知道了,楊懷仁也沒打算隱瞞什麼。
奇怪的是,這種事發生後,那些沒事編排楊懷仁的人倒是少了,反而覺得可憐楊懷仁的人多了不少。
箇中原因,楊懷仁也不是沒想過,可越想越糊塗,他還是無法理解那些文官們的邏輯是怎麼回事,腦子又是如何長的。
最簡單的解釋,大概是覺得這件事上楊懷仁吃了遼國的大虧,楊懷仁也殺了不少契丹人,顯得他和契丹人有了不共戴天之仇吧。
其實別人怎麼想,怎麼編排他,他也不會很在意,嘴長在別人身上,他也管不了人家。
只是現在結果是好的,倒是省了他不少力氣,這幾年他活得輕鬆愉快,也算是知足了。
原來的大食黑人奴隸哈默德,如今已經是楊家船隊的隊長,吉婆族長黑山不知如何和這幫黑人相處的很融洽,也派了不少族人加入到船隊中來。
大概是大家面板都比較黑,相似的外貌決定了內心的親近吧,兩夥人把船隊打理的不錯,蔗糖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基本已經控制了遼國九成的糖霜市場。
而遼國從五六年前極低的糖霜消費量,在短短五年時間裡翻了近百倍,搞得遼國上下視吃甜為美,竟形成了一種流行風氣。
鬼姐自然在這件事上出了不少力氣,契丹人的體型變化,或許他們自己沒有察覺到,但有一次哈默德路過江南來杭州彙報的時候,倒是說了真實的例證。
在他的敘述裡,契丹人本來也不是以瘦為美,結果吃甜流行後,體型肥碩象徵著尊貴和富裕的風氣也漸漸流行起來。
就說那些遼國的契丹人分銷商,從五年前的體型到現在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楊懷仁心中欣慰,看來他的計劃,從某種程度上了來說,是成功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