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行至宮門,楊懷仁不等蘇公公,下車便急匆匆往宮門內走。
若是以前,楊懷仁佩金魚袋子,是可以出入宮門的,今日來的急,只穿了便服,沒有佩帶金魚袋,走到宮門口便被侍衛攔了下來。
這也不怪人家宮門袛侯,人家也是按規矩行事,畢竟這裡是皇宮禁地,沒有規矩那才叫有問題。
楊懷仁的親兵立即上來喝罵那些宮門禁衛,把一幫人給罵糊塗了。
這也難怪,楊懷仁離京多年,此時當值的宮門袛侯不認得他也不算稀奇,只是他們被一幫穿著廂軍制服的軍漢如此喝罵,自然心中不服氣。
領頭的袛侯也反過來大喝道,“哪裡來的腌臢潑才,敢在皇宮大內門前鬧事,就不怕被抄家滅祖嗎?”
楊懷仁的親兵也是為了維護自家大帥顏面,自然不把幾個普通的宮門袛侯放在眼中,回罵道,“陛下急召我家大帥進攻,爾等若是耽誤了此等大事,怕要被抄家滅祖的是你們才對!”
宮門袛侯嗤笑一聲,“幾個賊配軍,敢在皇宮禁衛面前撒野,只怕是你們獲得不耐煩了。”
說罷便喝令手下人戒備,幾桿金色槍頭的長槍橫過來攔在楊懷仁面前,宮牆上的弩手見勢不妙,也忙把八牛弩轉過來瞄了下來。
蘇公公沒想到會鬧出這等事來,忙過來給眾人解圍,宮門袛侯見是皇帝身邊的太監總管出面,這才明白來人是誰。
禁衛裡或許有些新人沒見過楊懷仁本人,但楊懷仁的事情他們確實沒有人不知道,這會兒再看楊懷仁,忽然覺得和他們印象裡楊懷仁的樣子有些不相符。
正常人都會認為一位馳騁沙場的大帥應該是威武雄壯的,可眼前的便服男子,雖然也開始蓄鬚,但看起來仍舊很年輕。
特別是他一直表情淡淡的,完全沒有一位大將軍應該有的那種殺氣騰騰的感覺,反倒像一個普通的文官那般的模樣。
雖然心中對此有些懷疑,不過對於蘇公公的話,他們還不敢不信,所以他們還是急忙退到一邊。
只是他們是退開了,但對楊懷仁等一群人還是充滿了防備之心。
楊懷仁一直一言不發,這時候才笑了笑,讚道,“宮門袛侯很稱職,他們做的對。”
這句話讓那些宮門禁衛很吃驚,按說他們阻攔了楊懷仁這樣的大人物進宮,似乎是當中駁了他的面子的。
按照這些大人物的性格,他一定會記恨在心的,實在沒有依舊笑眯眯的,還開口稱讚他們的道理。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對楊懷仁的看法上又有了新的認識,回頭想想,誰說當大帥的人就一定是那種五大三粗虎背熊腰的壯漢了?
而且按道理來說,最有本事的更不見得就是靠武力來解決問題的人,很多時候,哪怕是在戰場之上,智慧往往顯得比武力更加重要。
至於楊懷仁能說這種話,也說明了他是個明理之人,而絕不是小肚雞腸毫無胸懷之輩,能這麼平淡的面對一切,似乎更說明了這個人值得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