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仁命人去取了一罈酒和酒具來,也從伙頭房裡取了些平時將士們吃的小菜,安了一張小几把東西擺放好,侍衛們才退了出去。
楊懷人也不見外,直接站起來坐到了趙佶對面,親自提起酒壺來給趙佶斟酒。
趙佶也並不客氣,看著眼前幾樣小菜,竟不自覺笑了出來,“說起來有七年沒嘗過哥哥的手藝了。”
楊懷仁笑道,“雖然不是我親手做的,但這些也能算是我的手藝了,只不過都是將士們平時吃的粗食,你不要嫌棄才好。”
趙佶打趣道,“哥哥這話說的,不是哥哥親手做的,那也是按照哥哥的方法做出來的,自然算得上是哥哥的手藝。
早就聽聞武德軍的伙食天下第一,若這是粗食的話,被人吃的就都是豬食了。”
楊懷仁愣了一下,忽然想到了什麼,佯作生氣的樣子道,“你小子啊,照這麼說來,隨園裡的飯食,那也算是我的手藝了。
你剛才又說七年沒嘗過我的手藝了,難不成是這七年裡,你就沒照顧照顧我家隨園的生意?”
趙佶也發愣,隨即噗嗤笑了出來,“哥哥還是那樣,論能言善辯,這天底下可找不出哥哥的對手來了。
哥哥可以去問問王掌櫃的和羊大廚,這些年來,小弟不敢說天天照顧隨園的生意,可每月因為光顧而送到隨園的銀兩,那可是有不少的。”
楊懷仁點點頭,“這個我倒是相信,剛才那是和你開玩笑了,以前你沒事就當我莊子上賴著不走,蹭飯把我蹭的,還真把你當成親弟弟了。”
楊懷仁這話自然也是玩笑話,他邊說邊舉起了酒杯,不料趙佶舉起酒杯認真道,“我自然是哥哥的親弟弟。”
這話就說的意味深長了。
刨除手上真實權力不提,雖說楊懷仁如今地位頗高,可跟趙佶這種當今聖上的親弟弟相比,還是低了不少的。
他們二人能大大咧咧的稱兄道弟,也是因為之前兩人之間關係緊密,相處融洽,所以不計較個人地位。
以前趙佶還小的時候,便經常跑到楊家莊子裡留宿,理由自然是多種多樣,可真是目的便是為了蹭飯的。
那時候趙佶還小,楊懷仁也不在乎這些,何況一個孩子喜歡他的手藝喜歡到那種境地,對他這個廚子來說,也是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在楊懷仁眼裡,趙佶也不僅僅是個王爺或者生意夥伴,相處的時間久了,自然把他當做一個弟弟來看待。
可這種事,感覺上怎麼樣都沒問題,可在趙佶來說,他的身份是皇族血裔,這個身份可是崇高而特殊的。
他對一個外姓人,假若只是當個哥哥來看待,這還沒問題,可從他嘴裡說出來“我自然是哥哥的親弟弟”這種話,那意味就不同了。
楊懷仁心情也很複雜,如果是天霸弟弟他們這麼說,楊懷仁自然沒有任何心理壓力,他們相處的自然跟親兄弟一般不分彼此,這也沒有任何問題。
但趙佶如此嚴肅認真地說這種話,楊懷仁忽然感覺渾身有點不自在。
他確實為難。
如果他應下了這句話,似乎也太高抬了自己了,甚至有可能被別人誤解成一種狂妄自大,和趙佶的親哥哥趙煦放在一起相提並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