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這天,天灰濛濛的,一場冷雨眼看就要來臨。
不知是不是受到了天色的壓抑,整個城市都顯得格外平靜,楊懷仁的心情卻有些緊張,除了平靜的東京城私下裡暗流湧動之外,武德軍除水軍外剩餘將士陪同楊府家眷抵達了京城。
安排大軍駐紮的事情交給黑牛哥哥去辦,楊懷仁向母親說明了情況,便要帶大壯進宮面聖。
儘管早就得到了兒子的快馬傳書,可事到眼前,楊母卻還是有種說不出來的難過。
大壯不是她的親生孫子,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卻不單單是依靠血緣關係來建立的。
朝夕相處了七年多快八年的時間,祖孫倆之間的感情聯絡,也早已經超過了簡單的血緣關係。
在楊母心中,大壯就是她的孫子,而且是幾個孫子裡最乖的一個,可現在忽然要讓孩子知道真相,回到他的親生父母身邊了,她又覺得不捨了。
當然還有鐵香玉,平素很堅強的一個女人,卻整個人已經哭成了淚人兒。
對她來說,大壯和大牛都是一樣的,兩個孩子從小被她抱著開始漸漸養大,她已經全然忘了大壯不是她的親生骨肉。
當然還有其他人。
和睦一家人忽然要少了一個,放在誰身上都是難以接受的。
可她們也知道,大壯的身份特殊,並不是她們想留下就能留下的,孩子也有權力知道他的親生父母是誰,也應該讓他回到親生爹孃身邊生活。
感性和理智發生了碰撞,瞬時間便火光四射。
大人或許還是能強忍心中不捨把理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可孩子們便做不到了。
大官不知如何知道父親要把二弟送走,忽然丟掉了當大哥的面子,轉眼間哭得不可自抑,抱著楊懷仁懇求不要把弟弟送走。
大牛甚至哭喊著說要走就讓他走,不要把哥哥送走,幾個女娃娃更是哭得死去活來,幾隻小手死死抓著大壯的衣衫,說什麼都不肯讓他離開。
倒是大壯自己,望著父親的眼睛,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楊懷仁知道大壯是幾個孩子裡最斯文,也是最明事理的,甚至比起他的大哥來,還顯得沉穩了許多。
孩子的天性,有基因遺傳的因素,也有後天成長環境的影響,大壯便是如此。
他身上流淌著高貴的皇族血液,卻成長在楊家這種自由的環境之中,大壯沒有兄弟們那種強健的體魄,卻在讀書和明理上,有更高的天分。
他馬上就要八歲了,但說起來還是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有些事,本來是不應該讓他來承擔的。
可眼下的局面,楊懷仁也沒有別的選擇,只是有些話,他忽然不知道該如何跟這個喊了自己七年多父親的孩子說。
楊懷仁同樣是有血有肉的正常人,大壯在他心裡,也一樣是他的孩子,他甚至有點後悔,讓事情走到了這一步。
他之前還在和趙佶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才沒過多久,立即在他身上應驗了。
當他在趙煦面前時,他想到的自然是他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還有他天下歸一的大夢想,為了這個,他是覺得犧牲個人利益,那都是應該的。
可事情真到了眼前,他卻踟躕了,腦海裡又開始重新分辨當初的決定是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