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走到宮門不遠處時,望見違反常理關閉的宮門和城牆上緊張兮兮的宮門禁衛,便意識到出事了。
章惇加快了步伐,正走到宮門的時候,牽動宮門的鉸鏈“吱嘎”作響,宮門被緩緩開啟了。
透過被開啟的門縫,章惇第一眼便看見了騎在馬上的楊懷仁!
緊接著他便看到了楊懷仁身後不遠處,烏壓壓一大片氣勢洶洶全副武裝的龍武衛將士,讓他差點當場驚得昏死過去。
他強撐著身子指著楊懷仁大罵道,“楊賊,你是要造反嗎?!”
楊懷仁被人誤會做反賊已經稀鬆平常了,他到不覺的有什麼被冒犯的,可被一個老頭指著鼻子罵“楊賊”,這就讓人不能忍了。
他帶來的兵馬人數雖多,可絕沒有衝突宮門的意思,眼下正在有序的向兩側展開,擁簇這後邊大壯乘坐的車駕緩緩向宮門前靠近。
楊懷仁覺得章惇如此大驚小怪,大致有兩種可能,剛開啟宮門的時候章惇沒看清楚他身後將士們動作,只是看見將士們的威風氣勢便武斷的認為楊懷仁帶兵在宮門前就是要造反了。
二是在章惇內心裡,一直就懷疑他說的皇子的真實性,早已經斷定了他是以皇子為藉口,試圖帶兵入城來以突然起事謀反。
這兩者的區別是很大的,楊懷仁要做出的應對也截然不同。
如果是前者,楊懷仁可以當章惇只是被嚇壞了,而章惇內心裡,也是為了官家和朝廷的安危著想。
這樣的話,楊懷仁還是不想對章惇動手的,章惇畢竟一直以來在朝廷裡地位尊崇,而且他的追隨著甚眾,如果要除掉章惇,似乎也對朝堂上的穩定十分不利。
而且章惇也算是非常有才華的,不論治國的經驗和理念,將來也是可以用得上的。
可如果是後者,那就不能留著他了。對楊懷仁來說,如果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看不上他,候著把他當做一個威脅,他是完全可以不在意的。
但這個人是章惇的話,那就不一樣了,章惇這樣的人如果和他成為對手,對他將來的計劃,甚至是人身安全都非常不利。
萬一章惇用個什麼計策陷他於不義,或者搞得他們父子不和,那就麻煩大了。
所以楊懷仁為了自己也好,大壯也好,還是他的家人兄弟,以及整個原武德軍的將士們,都必須除掉任何對他們形成威脅的人。
章惇開口喊他為賊,已經很說明問題了,楊懷仁內心裡也絕容不下章惇的存在。
這天底下有才華,有治國本事的人多了去了,不一定非用你章惇不可,但留著你必將成為心腹大患,那楊懷仁便沒有了任何留著一個強勁的敵人活在世上的道理。
眼下自然還不好下手,而且粗暴的武力,似乎也不能完美的不留後患的除掉章惇,楊懷仁可以讓他多活些日子,好好謀劃一下如何去做。
不過當下,楊懷仁也不可能對章惇對他惡言相向一點兒不在乎,如果就這麼忍了,那他也不就不是楊懷仁了。
按照軍律,左衛大將軍可以策馬入宮,雖然範圍僅限宮門到大慶殿之間的一段距離,可這也足夠了。
楊懷仁昂首挺胸,策馬向前,行至章惇面前,居高臨下、聲音洪亮道,“章相公,本帥奉旨護送皇子進宮,動用多少兵馬那也是陛下在旨意裡特許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