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將雖然很為難,但還是咬著牙回道,“微臣一定竭盡全力。”
趙煦欣慰地點了點頭,忽然想起一件事來,有些不好意思地對楊懷仁道,“孩子在愛卿保護下長大,應該是有大名的吧?”
楊懷仁沒什麼可尷尬了,既然他早就說明了孩子在他家是和其他的子女一起養,自然是把孩子當成了養子的。
於是坦然道,“回陛下,有,大名孝祖,乳名大壯。”
趙煦也知道楊懷仁不提孩子大名的姓氏,也是不想他內疚尷尬,想了想後便道,“如今孩子重新回到宮裡,朕便叫他趙孝祖如何?”
楊懷仁就不好回答這種話了,按照常例,宮裡妃嬪生了孩子,若是女孩,皇帝、皇后或者太后隨意給起個好聽又順口的名字也就是了。
若孩子是個男孩,那起名的事情可就複雜了,一般會喚欽天監來問問皇子出生的時候有什麼天象,再根據宗族的規矩,和宗正寺的幾位大佬商議出幾個吉祥的名字來。
最後才有皇帝親自從那些名字中選出一個他最喜歡的或者最有寓意的好名字來,作為皇子的名字。
可這些事放在眼前的事情上,那都有些不合適了,大壯出生便遭遇劫難,被管秋漓冒死帶出宮來,連皇帝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直到管秋漓把孩子送到楊懷恩手上的時候,還是沒有名字的,楊懷仁接手孩子之後,又要考慮遮掩孩子的真實身份,起名字也只能是和自己的孩子用同樣的輩分字。
於是便有了楊孝祖這個名字,至於乳名嘛,那便是楊母隨意取的了。
如今孩子從新回到親生父母身邊,趙煦心中激動,便也顧不上那些繁雜的規矩了,只能臨時給孩子起個名字。
他覺得既然孩子叫孝祖已經叫了七八年了,突然給孩子換另一個名字,孩子一定也不適應,以後若是他呼喚孩子的新名字,孩子下意識裡沒反應,那就尷尬了。
所以趙煦也沒想太多,覺得孝祖這個名字還不錯,孩子也習慣了,便決定只是把姓氏換一下,其他就不要做太大的改動了。
向太后也有類似的盤算,她覺得孝祖這個名字還真是有點應景,本來趙煦無子為繼,讓他內心裡非常難過。
現在忽然有了個兒子,正好繼承他的皇位,叫孝祖似乎便顯得非常恰當了。
而乳名嘛,這個就沒那麼重要了,民間不管是富貴人家還是窮人家,都有給孩子起個響亮的乳名,藉以囑咐孩子茁壯長大的祝願。
那麼孩子的乳名大壯,不僅順口,也非常有寓意,就更不用改了。
她慈愛地轉向了大壯,“大壯,你覺得呢?”
大壯木然點點頭,摟著他的朱太后也沒有太多的意見,既然兒子發話了,她自然會擁護,開心道,“孝祖,大壯,這兩個名字都挺好聽的,意思也好。”
見兩位太后都這麼說了,其他幾位老臣本也沒什麼好說的,便紛紛出聲附和。
趙煦自然知道孩子換了環境,肯定有些不適應,而且兩天之後進行立儲大典之後,孩子突然變成太子,便更加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