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47章:不分彼此

楊懷仁很欣賞高啟勳的智慧,作為一個旁觀者,能在資訊量很小的情況下判斷出楊懷仁正在做的事情,這已經很不容易。

從楊懷仁對高啟勳的瞭解來看,不論以前還是現在他做過的事情,是值得楊懷仁信任的。

而且他也需要一些助力,不論一個人能力多麼強大,也需要合作伙伴的助力,楊懷仁自然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只不過眼下的事情很多,重點還是如何保證大壯登上皇位,朝堂的局勢能保持穩定,老百姓將來對新君的認可程度,這些是必須要先處理的。

收復燕雲或者算計遼國,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時間來積聚力量,也需要時間來讓遼國便的更加混亂。

何況鬼姐做的很多事情,現在有了效果,這個效果能持續多久,最終的情況會發展成什麼樣,楊懷仁也需要時間來觀察,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還是靜觀其變。

所以高啟勳說的事,楊懷仁也只能讓他再等等,但對於高氏父子的心意,楊懷仁還是要領的。

高士遷沒有他父親那麼沉穩,見楊懷仁好像有些猶豫的意思,說道,“大帥有些猶豫,可是信不過我們高家?”

楊懷仁從思緒裡轉出來,認真道,“高將軍言重了,咱們之間,不存在信不信任的問題。”

高士遷疑惑道,“那大帥如何不肯接納我們?”

楊懷仁虛扶一下示意高士遷先站起來,緩緩道,“高侯爺,高將軍,我並沒有什麼想隱瞞你們的。

剛才高侯爺所分析的事,我都承認,也感慨高侯爺智慧高絕,能看透我這些年來所做的一切。”

高啟勳接話道,“大帥謬讚了,老夫如今雖然已經不再軍伍之中效力了,可還是心念燕雲失地,無數個夜裡都輾轉難眠,恨自己沒有本事收復失地。

只是像老夫一樣因為這樣的執念夜不能寐的人太多了,卻只是停留在想的階段,並沒有為此做出什麼實際上的努力。

但大帥不同,大帥敢想敢做,雖然方式上有些另闢蹊徑,可現在看起來,確實是行之有效的巧妙辦法。

就單拿出這一點來說,大帥便讓老夫汗顏,說大帥是吾等楷模,一點兒都不過分。”

高啟勳這話說到點子上了,大宋對收復燕雲存在執念的人簡直太多了,不光是武人,包括文人,還有哪怕是最普通的百姓們,也都盼著朝廷能早日出兵,收復燕雲。

那些文人們不知道作了多少詩詞歌賦的,都是抒發對燕雲故土的思念之情和惋惜之意的,辭藻要多華麗有多華麗,情緒要多深情有多深情。

可惜大家都是停留在說說或者想想的層次上,真正為這件事付之行動的,幾乎沒有幾個。

這樣的局面甚至形成了大宋一種特殊的文化背景,不論是文人武人圈子或者是民間,對燕雲失地感到非常痛惜,可朝廷卻並沒有什麼實際上的措施去實現收復燕雲的大計。

宋神宗當年留下遺詔“能復燕山者,雖異姓亦可封王”,此後每一代皇帝寢宮裡也都掛著一幅收復燕雲之後的大宋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