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1章:莊戶進城(下)

其實楊懷仁在這方面也是很在意的,他這些年賺了那麼多錢,也從沒有學別的地主老財一樣挖個坑埋到地裡去。

而是儘量去花,給自己花,給武德軍花,給學院花,給莊戶們、還有所有跟著他討生活的普通人花,甚至給全天下的百姓花。

具體怎麼花的,就不用細說了,楊懷仁敗家子的名聲也並非浪得虛名。

李老頭的意思也並不是勸著楊懷仁當敗家子或者散財童子,而是告訴他賺的錢太多,容易被其他人嫉妒。

嫉妒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情緒,人有很多其他更險惡的情緒,就是從嫉妒開始萌芽,然後發展到不可收拾的。

我吃肉你吃土,我有的你沒有,你自然會心裡不服氣。

這種不服氣有兩種結果,一種人會透過自己的努力去追趕,漸漸地彌補這種差異;

而另一種人不思進取,便整天琢磨著怎麼給你使壞,破壞你的美好生活,讓你和他一樣什麼也沒有了他才安心。

甚至也有人會透過陰險的方式去搶奪你所擁有的所有東西,把你的變成我的,不折騰的你難受那都不算完。

也許這麼說有些險惡,也把人世間描繪的太可怕了點,但事實上就是如此,第一種人其實不多,大多數人都是後兩種人。

這也不能說是教化上的缺失,而是人類最原始的本性就是如此。

從古至今,人類之間的爭鬥延續了幾千上萬年,總結起根源,說好聽的是為了生存和繁衍的權力而在爭。

說難聽的呢,就是一種原罪,善和惡在最初產生的本源時期,就註定了的事情,那些無休止的爭鬥,無不是從嫉妒這種簡單的情緒開始的。

所以楊懷仁也害怕這種嫉妒,不管他現在的地位如何,權力或者勢力又有多大,這種嫉妒是無法避免的,但他可以用一種方式來減少別人的嫉妒給他或者他的家人朋友帶來的傷害。

原來西夏的土地上,因為戰爭被破壞的非常嚴重,當時宋軍因為一些報復心理,宰殺了不少西夏百姓的牲畜。

楊懷仁知道後便從西域人那裡買了不少馴化好的牲畜,牛啊駱駝啊之類的,然後派管事開了一家牲畜行,專門從事出租牲畜的生意。

說是做生意,但其實不賺錢,純粹賠錢賺吆喝,因為租金非常低,勉強能維持牲畜行的正常經營成本而已。

為什麼這麼做呢?

其實就是楊懷仁想給戰後的西夏百姓一條活路,他們從法定意義上來說已經是宋人了,只不過是傳統的宋人仍舊喊他們西夏人而已。

這些百姓種族複雜,也並不都是党項人,還有漢人,羌人等很多民族和部族的百姓。

因為戰爭他們失去了生產資料,如果不管他們,他們就很難活下去,被逼無奈之下,是會造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