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3章:敗家之路(下)

這樣花錢方式聽起來很敗家,好像也很傻,但楊懷仁卻因為做了這些別人眼中的傻事,卻得到了最大的依仗。

這一點楊懷仁自己是心知肚明的。

楊懷仁能在外領兵,趙煦也對他一直的縱容,朝堂上並沒有多少攻擊楊懷仁的聲音,這是為什麼?

楊懷仁不會傻到真的覺得自己了不得了,別人全都害怕他,不敢惹他。

實際上知道現在,朝堂上像郎舍人一樣的自負清高,卻迂腐固執的文官還有不少。

他們這樣的讀書人,是不會在意你楊懷仁是什麼地位的,只要你行為不端,或者犯了什麼錯,他們一定會上書皇帝彈劾的。

可這些年來,實際上真正彈劾楊懷仁的奏本根本不算很多,偶爾有一些,甚至沒到皇帝手裡,就被幾位相公給攔了下來。

那幾位相公是明白其中的道理的,楊懷仁有些時候做的很多事情確實有錯,但這種錯是皇帝默許的,更沒有打算追究的。

所以即便那些諫官有些不滿,皇帝也不會理會,這是聖眷的一方面。

而另一方面,那些指謫楊懷仁的文官,只看到了楊懷仁做過的錯事,卻沒看見楊懷仁做過的好事。

他們諫議楊懷仁的過失,目的也許是單純的,無非是一種諫官的職業操守而已,但他們骨子裡太執拗,看不到事情的本質,所以諫議楊懷仁的提議,其實是一個錯誤。

那幾位相公把他們的奏本攔下來,不僅僅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樣在包庇楊懷仁,同時也是保護了他們。

原因很簡單,正是因為楊懷仁在地方上做了很多修橋補路、大興學堂的好事。

捐錢修橋補路是方便了百姓,興辦大量的學堂更是為讀書人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如果那些諫官只是因為楊懷仁一些無關緊要的小錯就去編排他,老百姓會怎麼看他們?

老百姓的想法可沒有那麼複雜,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目的,他們考慮的只會是自身的利益,還有最基本的道德規範。

在他們眼裡楊懷仁修橋補路和興辦學堂等等,是實打實讓他們得到了實惠的,百姓們受惠,自然打心底裡覺得楊懷仁是個好人。

哪怕聽了楊懷仁敗家子的事蹟也會私底下嘲笑一番,不過內心裡還是盼著楊懷仁最好能更敗家一點才好,大宋像楊懷仁這樣的敗家子越多越好。

而那些編排楊懷仁的諫官,在百姓中的名聲可就毀了,他們的做法也許並不是針對百姓,但結果顯然是損害了百姓的利益的。

百姓背地裡罵娘,那肯定是難免的,有些情緒激進的,甚至會連帶著那些諫官的父母家人甚至祖宗一起罵。

朝中那麼多諫官,總是那幾個諫官在針對楊懷仁,也不是沒有其中的貓膩。

楊懷仁明白怎麼回事,只是不願意去理會罷了,那幾位自負清高的諫官,大多也是被人當了槍使而不自覺罷了。

朝堂上的相公們看的清楚,所以一直以來都是極力勸說他們不要抓著楊懷仁不放,只不過是這老幾位性子太軸,腦筋轉不過來罷了。

其實大多數人是明白的,連章惇這種內心裡對楊懷仁非常忌憚的人,一直以來沒有冒然去觸楊懷仁的黴頭。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