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牙舞爪的不一定是最厲害的猛獸,沉默寡言忍辱負重的,或許才是活得最久的那一個。
這些事當時的楊懷仁是沒想到的,這也不怪他,畢竟他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對於宮中的權謀爭鬥,也沒有特別深刻的認識。
當時楊懷仁只想著出於人道主義,能把一個無辜的孩子救下來,並把它撫養成人這麼簡單而已。
那時候他還單純的想,這個孩子既然出了宮,就再也不是皇子的身份了,當他的孩子簡簡單單走過一生,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雖然後知後覺,但楊懷仁不久之後也忽然想到一些事,如果孟皇后當初只是單純為了讓孩子活下去,她還有很多更好的選擇。
她的家人也是一方大員,總不至於保護不了一個孩子,或者哪怕是把孩子交給一家普通百姓來撫養,雖然沒有錦衣玉食,起碼也能安全的長大。
可她唯獨選了楊懷仁,或許就是看中了楊懷仁的能量,還有他將來的前景。
當時兩衛禁軍從禁軍大營遷出來,還被趙煦交到楊懷仁手上管理,單憑這一點,孟皇后就覺得趙煦對楊懷仁的信任不一般。
而一個手上能有兵權的人,是她的文官家人無法比擬的,多年後如果真如她預料的一樣,她的兒子照樣有機會繼位為帝。
事情也是巧了,在今天在去看這些往事,楊懷仁也覺得他手上有這麼一張牌,對於實現他的大計劃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楊懷仁進京時先喬裝打扮先行偷偷進城去見了孟皇后,除了詢問她的意見之外,也是想找到一個答案。
而且不管孟皇后的反應如何,楊懷仁從孟皇后的眼神裡,也得到了這個答案。
之後楊懷仁也不得不哀嘆,有孟皇后在,本來趙煦是有機會成為一位明君的,可惜趙煦眼瞎,把明珠當石頭扔了,真是天意弄人。
蔡卞有些急了,衝楊懷仁道,“楊知義,你怎麼說?”
楊懷仁自然知道能把蔡卞急的對他直呼其名了,他要不說點什麼,似乎也說不過去。
但他要是把實話全說出來,似乎對他也沒什麼好處,於是他對更加急切的趙煦道,“孩子在我那裡,好著呢。”
這話說的多少有點戲謔的意味,好似在說,趙煦啊,你的兒子你不好好護著還差點被你小老婆害死,卻在我這裡健康快樂的長大了。
趙煦這會兒也不計較這種略帶著些挖苦的語氣了,又問,“那你把他帶來朕面前看看。”
楊懷仁做出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這個……”
趙煦以為是楊懷仁擔心讓孩子露了相,從此之後就會有生命危險,卻不料楊懷仁是等著別人說話。
章惇果然站出來道,“一派胡言!管公公說的故事還真是離奇,可這件事涉及龍種,你可有什麼證據來證明你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