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4章:練兵(中)

這種事楊懷仁決定不了,也不好過多幹涉。

畢竟他們是皇族子弟,也有不少人是貴族勳戚家中的子侄,背景強大,一個兩個或許還不算什麼,但如果聯合起來,那就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楊懷仁對他們也不能有什麼特別的要求,聽話的便親近一些,不聽話管不了的,他也不願意多說什麼。

起碼眼下也只能這樣,將來如果能扶持大壯順利繼位為帝,楊懷仁再用他的方式來治軍,優勝劣汰那是必然。

到時候誰再那自己家族或者背景作為倚靠,楊懷仁自然有辦法整治他們。

能透過勸說改過自新重回正道的,自然要儘量去拉攏改造,而那些頑固不化之輩,也不用跟他們客氣。

他們都不給楊懷仁面子了,楊懷仁也不用考慮他們的顏面,哪怕是用最極端的手段,只要能把禁軍的風氣扭轉過來,楊懷仁覺得他做出什麼事情,那都不算意料之外。

時也,勢也。道理其實很簡單,有了勢,該較勁的時候就該較勁,現在勢不到,且先忍耐一下便是。

當然,有些人,有些事,忍耐一下也沒什麼,審時度勢嘛,不用跟自己過不去。

但有些人有些事,楊懷仁是不能容忍的。

風神衛帶來的線報裡,和趙佖交好的勳戚或將門家族有好幾家,這幾家裡也都有不少子侄在禁軍中擔任要職。

楊懷仁細細察看了一下名單和他們背後家族的背景情況,發現其實這幾家也不算多麼有實力。

而且他們和趙佖之間的交好表現,也不見得他們就是趙佖的死忠,會為了趙佖繼位之事,就膽敢冒著誅九族的奉獻去造反起事的,大多更像是為了自身利益而選擇的隨波逐流而已。

當然,這裡邊除了高家。

這個高家和高太后的高家之間,有一種非常微妙的關係,說起他們來是一家,但又不是一家。

哲宗時的將門勳戚高家,和高太后的家族,都是宋太宗時衛王高瓊之後,不過這兩個高家之間,在百餘年六七代人之後要論親戚的話,那可就遠了。

其實百餘年前的大宋開國時的衛王高瓊的嫡傳一脈,早已經不在京中為官,現已遷居江南老家居住。

而當今的將門高家和高太后的高家,則都是五六代之前的庶出旁支了。

如今的將門高家,家主乃是長平侯高啟勳,年紀還不到六十,和其父當年在邊軍中建立功勳而得封長平侯。

要算起來,高太后在輩分上還要喊高啟勳一聲堂叔。

不過高啟勳之前並沒有因為高太后這一支出了一位皇后,以及後來的太后和太皇太后,而和高太后攀附親戚關係。

高太后當權那幾年,高啟勳基本躲在家中不問世事,除了幾個家中子侄憑藉高啟勳侯爵的地位在禁軍中謀得了一些職事之外,從沒有和高太后產生什麼聯絡。

有不少當時的文人還因此稱讚高啟勳,說他沒有因為族中旁支的親戚地位崇高便攀附或為自己謀私利,可算是高風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