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楊懷仁早就考慮好了的事情,直接答道,“靜觀其變唄,還能怎麼樣?”
“靜觀其變?就這麼簡單?”老李頭覺得這答案似乎也太敷衍了些。
楊懷仁神色變得正兒八經,“就是靜觀其變,以不變應萬變。您老來我府上蹭吃蹭喝,是為了什麼來的,我也想明白了。
其實您的心裡,也是覺得這時候咱們大宋應該靜觀其變,不應該做出太大的反應。
只是您覺得您自己一個人這麼想,心裡還是沒有多少底,所以就想到了我,於是便有了這麼晚了才來我家,一是想得到更多的資訊,二是想套一套我的態度。”
老李頭沒說話,裝作沒事人似的端起茶盞來喝茶,可老頭的眼神裡卻露出一絲清明的意味。
李清臣這麼精明,可他從來不再外人面前顯露出來,在朝堂上當了那麼多年官,從來都是一副老好人,誰也不得罪,誰也不偏幫的姿態。
讓別人覺得這就是個爛好人,沒主見,也沒什麼分量,辦事有一定的能力,可以重用,卻不是那種有思想能出主意的人。
實際上這只不過是人家老李頭一種自我保護的偽裝罷了,從黨爭到現在,要是他也像其他人一樣攀派系,搞個性鮮明,估計這會兒早就被迫害得不成樣子了,哪裡有今天執宰天下的風光?
但他當了宰相心態便不同了,以前當老好人沒問題,可現在作為宰相,他怎麼著都想能在歷史上留下他濃墨重彩的一筆。
何況他這個年紀,也沒有幾年宰相能幹了,所以趁著他的體力還沒有完全衰敗,他也想為國為民,為這個時代創造點什麼。
這既是機遇和挑戰並存的那種情況了,朝堂上那幫人,在他看來每一個能個他對上號的,也只有楊懷仁這小子,才是和他是在一個思維頻率上的。
於是他覺得,如果他們倆能精誠合作,對大宋也好,對自己個人也好,都是相得益彰的。
每當他有什麼不確定的時候,便想到了楊懷仁,經過了上次的試探,他確定了他們的思想意識是同一種型別的,所以今天的來訪,表面上看平平無奇,實際上卻有表明要和楊懷仁統一戰線的意思。
那麼楊懷仁現在在想什麼,又打算怎麼做,他就必須要做到心中有數了,偶爾的小計謀,也是他故意和楊懷仁拉近距離的一種小手段而已。
而且現在為止,他心中所考慮的和楊懷仁所說的所想的,一直是非常相近的。
這也印證了他一直以來的判斷,更增加了他的信心。
既然楊懷仁自己個主動把事情挑明瞭,也就說明,有些事不用他點明瞭,楊懷仁也已經心中有數了。
所以所說合作這種事情,有時候不一定非得有一紙合同,或者大家把話講開了一起合作共同獲利巴拉巴拉一套廢話。
真正有默契的兩個人,一頓飯,一壺酒,一盞茶,一個眼神,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