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化渡的縣城從來沒這麼熱鬧過,各大貨場和貨棧裡堆滿了羊毛,大街上不斷的有運送著羊毛的車隊行駛而過。
龍門鏢局特別調動了一半的人力來負責羊毛的護送,從楊家商行收購了羊毛當天開始,便有商隊開始往中原調運了。
兩天時間內,便把收購來的一百萬斤羊毛運走了一半,剩下的儲存在城內,可以慢慢運走。
第三天,孫掌櫃的帶著管事們來看望那些護送羊毛來大宋的牧民們,送來了更多的好吃的,當然也少不了美酒。
牧民們對於大宋的美酒最是喜歡了,他們平常喝的馬奶酒,可沒有大宋白酒的那種醇香。
孫掌櫃的幾乎挨個營帳看望牧民們,也說了一些感謝的話,希望這段時間能好好招待一下大家。
其次便是如果大家有什麼需要購買的物資,只要是楊家商行經營的,都可以以成本價賣給他們,如果沒有的,也可以幫忙聯絡採購等等。
牧民們非常高興,對宋人的熱情和好客已經習以為常了,宋人從來沒有把他們當愚昧和貧窮的下等人來看待,這讓他們非常開心。
一番慶祝之後,便有人要進城採購,孫掌櫃的安排了一些管事和夥計幫忙帶路,也省了大家不少的麻煩。
顏答是他們部族裡賣羊毛賣的最多的,他手上現在就有超過一貫的錢。
聽說可以進城採購了,他便想著第一批進城去買東西,然後見識見識大宋的城市,早買完了東西也好早點回家,證明給他老爹看,他這個兒子是靠譜的。
不過齊拉木算計這手上僅有的三百多文錢,便有點犯了難。
一口鐵鍋是必須有的,部族裡準備買四五口大的鐵鍋,遇上節日的時候,也不會因為只有兩口鍋而煮不了足夠的牛羊肉。
但齊拉木還是覺得他們家應該有一口鐵鍋,不用太大,就圖做飯方便,不用和別的家庭公用部族的鐵鍋。
他打聽過了,在大宋一口鐵鍋差不多要一百文錢,雖然聽起來有點貴,但質量還是很有保證的,比他們部族從契丹人手裡買的鐵鍋要厚實不少。
剩下的錢他打算買一斗米一斗面,又不是天天吃,省著點留著過節的時候吃,可以用一年了。
買完了這兩樣,也就剩下一百多文了,再買些平時生活中用的基本用具,再買些鹽,也就剩不下多少了。
想給老婆和女兒買點花布的想法,看來今年還沒法實現。
雖然齊拉木覺得有點可惜,不過能買很多有用的東西,他還是很知足的,大不了等明年再賣了羊毛,再買花布不遲。
魯魯是很想給妹妹弄快花布做件新衣服的,離開家的時候,他還信誓旦旦地對妹妹許諾,哥哥這次出門,一定給你帶一塊花布回來。
現在買不了花布了,他內心裡很不痛快,即便知道父親定下的採購清單是合理的,但還是不斷的纏著父親,希望能擠出一點錢來,給妹妹買塊花布回去。
齊拉木知道魯魯是心疼妹妹才顯得這麼不懂事,他又何常不想給老婆孩子做件新衣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