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有各人的煩惱。
徐大江在想著如何制定規劃,能跟得上學院的發展節奏時,李建高同樣很苦惱。
各種自薦跟諮詢想要報考他研究生的郵件最近太多了,多到他都沒時間去仔細看的程度。
這麼說吧,喬澤博士畢業後,現在他一天不看郵箱,學校數學院官網導師介紹中對外公佈的郵箱裡未讀郵件就能有上百封。
既有諮詢想要報考他的研究生有些什麼要求的,也有直接發簡歷的,更有洋洋灑灑寫上大幾千字,而且言辭還頗為懇切,就差沒有賭咒發誓,要用一生供奉他這個導師的。
其中大概有一小半是今年考研成績過線,志願裡也報了西林工大,希望能找他當導師的。
還有今年大三、大四的學生來混個臉熟的。
最離譜的是還有一個學生專門寫信諮詢問他能否接受優秀調劑生的。
真的,信中那操作讓李建高看了都覺得頭皮發麻,只覺得現在的年輕人腦洞簡直太大了,這傢伙分數的確挺高,但如果李建高接受的話,他還是願意開始調劑申請……
關鍵是西林工大有調劑名額嗎?
好吧,李建高終於明白為什麼他考研的時候,當時給導師發訊息,收到的都是模版式回覆了。
這要讓他每封信都認真讀完,然後再一封封回覆,那每天真的啥事都不用幹。光守著郵箱都能讓他心力憔悴了。
最可氣的是,最近百分之八十的來信都信誓旦旦的表示希望來他這裡學習超螺旋代數跟超越幾何學。
雖然李建高很清楚,能有這麼多人想要報考他的研究生,大都是看中了喬澤的這條大腿,但直接這麼說明的確有些過分了。
但問題的嚴重性還不止在這些學生自發來信。
喬澤博士畢業之後,之前跟京城兩位大佬關於超螺旋代數研究所招考的報名工作結束,他也把微信換了回來。一眾還不容易聯絡上他的老朋友們,現在特別熱衷於幫他介紹學生了。
好幾位高校教授都給他打來電話,探他的口風,打算把自家優秀研究生推薦給他讀博。
基本上他只要點頭,對面就寫推薦信。
萬萬沒想到啊,研究所需要考試,這幫人就把主意打到了博士生這裡。
江大的張春雷更是把話聊的很明白。
希望李建高能幫他個忙,接收他一個研究生。學院跟這個叫王宇的學生已經簽好了協議,去西林去系統學習超螺旋空間代數跟超越幾何學。
如果這個叫王宇的學生能順利從西林工大畢業,要回江大當十年的教授,專門負責幫江大培養能夠教授這兩個數學新理論的研究生。總之有那麼點定向委培博士的味道了。
但這種定向委培博士也佔導師的名額,所以便提前跟李建高打了招呼。
沒辦法,資源稀缺。
換個別的導師,張春雷怕去了西林工大連喬澤的面都見不到。想修這個方向,都找不到人教。
拜在李建高門下,咋說也是個師兄弟關係,喬澤看在不能讓師弟晦了自家師門招牌的份兒上,平日裡應該也會照看著點,提點幾句,對學業有所要求。
更別提背靠著專門的研究所,未來如果出了最新的成果,肯定能最先知道。
這樣三、五年後,起碼在最新的數學研究方向上,不會掉隊。
很多人吐槽大學教育教材老舊,學不到最新的東西,跟不上時代的進步,其實歸根結底無外乎那兩個原因,沒錢,沒人。
或者說沒錢就吸引不到人才,有點本事的也想盡辦法跳槽走了。
這種情況下哪怕引入了新教材,也很難找到合適的講師授課。
江大顯然不在此範疇之中。
作為華夏長期穩定排名前十的綜合性大學,對於人才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但高校要保持競爭力,自然也得想辦法在優勢學科上不能落後太多。
所以想給自家學生寫推薦信的人很多。
李建高也算是感受到了當紅教授的煩惱。
別說自招學生了,光是想直接塞給他的定向委培博士生都快招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