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4章 這裡到底還藏了多少好東西?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超算中心都屬於重資產。研究所肯定是沒那麼多錢的。

喬澤大機率是有的。

但李建高知道,喬澤跟蘇沐橙剛把所有錢都拿出來直接捐獻給喬澤自然科學基金了。最重要的還是,從來沒有研究所籌建超算中心,讓個人捐錢的道理。

來跟喬澤商量這件事主要還是因為喬澤出面去申請比他有用,畢竟現在喬澤的面子是真比他大。

……

“我們需要一座超算中心?”

“是的。”

“那為什麼不自己建呢?”

“因為……貴?”

“哦,那讓西林立橙建一座,跟研究所共享?”

“嗯,其實你現在遞交一份申請,應該很快就能透過的。給研究所建設超算中心這種事,還讓你們自己花錢,不太好吧?”

“可能吧,但萬一以後要離開研究所呢?”

“嗯……你對現在的西林數研所不滿意嗎?為什麼會想著要離開?”

“現在很滿意,但這不代表以後也會滿意,世界是動態的。重要核心研究資產應該給自己留有退路。”喬澤認真的說道。

李建高愣了愣,心情很複雜,頗有種孩子突然長大了,會反過來教育他了的感慨。

“而且既然是建一座新的超算中心,可以嘗試一些新技術。比如嵌入了ai核心的超算中心就是不錯的選擇。這種試驗性質的超算中心,如果走正常申請途徑大概又要設立一個工程研究中心了。”

喬澤接著解釋道。

“哦,新技術?你有什麼想法?”李建高挪了挪身子,換了個更舒服的坐姿,開口問道。

“之前我休息的時候,做了一些工作,包括證明哥猜的過程中,重新審視了一遍超螺旋代數跟超越幾何學的特徵,除了重新解釋螺旋結構向量場的數學跟物理定義外,也思考了跟該空間相似的結構,比如dna就是典型的雙螺旋結構。

然後這段時間我看了一些關於生物電腦的論文,發現現在關於生物計算機的研究陷入了某種誤區。這個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dna極高的儲存密度,以及那些複雜的、非線性的資訊處理任務,但我覺得也忽略了一些東西。

比如生命形式的基本運作機制可以透過量子力學的原理來進行解釋和模擬?並以此在細胞跟分子水平上,來實現資料的儲存、處理和計算。

如果可行的話,超螺旋代數本就提供了一種描述複雜、動態變化的螺旋結構的數學框架,這種結構在自然界的dna和蛋白質摺疊中已經存在。結合一些量子特性,也許我們能開發一種生物資訊處理單元,就簡稱sscd。

這樣利用超螺旋結構的動態變化特性,sscd理論上應該能夠在細胞的遺傳物質中編碼和解碼更為複雜的資訊。如果我的設想成立的話,還能將一些量子特性引入到生物數學處理單元中來,就能讓這種生物資訊處理單元具備更加強大的算力。”

說到這裡,喬澤抿了抿嘴,似乎已經開始思考這項技術的可行性。

李建高則瞪大了眼睛,開始懷疑西林數學研究所這個稱呼是不是有太多限制。

畢竟喬澤提出的這個思路橫跨了數學、生物學、量子力學、計算機學四個大領域。至於細的分支,李建高不太理解,所以他也不知道。

數學、量子力學、計算機這三個方向,李建高還是能理解的,但他真的從來都不知道喬澤對生物學也有過研究。

雖然說現在crisprcas9等基因編輯技術已經成了生物學領域極為常見的技術,但也不是一個門外漢真能有所瞭解的。

總之喬澤這番話聽著很像夢囈。

但想到喬澤之前暑假裡看了一些關於晶片製造原理方面的書籍,就設計出了一種理論上可能存在的晶片製造工廠,還真的被光電所那些工程師給搞成了,李建高又覺得也許剛才喬澤說的這構想也許真能實現?

“額……”李建高張了張嘴,剛想要說點什麼,喬澤也恰好開口了:“你是想問這種由細胞構成的生物資訊處理技術如何實現輸入輸出嗎?”

“嗯?”

“輸入介面需要一個化學訊號編碼器,這個裝置主要功能是將數字訊號轉換為生物系統能識別的化學訊號。透過精確控制不同型別和濃度的分子發射到sscd中,比如不同的氨基酸序列或小分子化合物可以代表不同的計算指令或資料。

然後還需要一套光學激發系統,利用特定波長的光來啟用或抑制sscd內部的生物反應。透過精密調節光的強度、頻率和照射模式,光學系統可以非侵入性地向sscd傳輸指令或資料。

最後再透過微電極陣列與sscd的生物組分直接互動,將電訊號轉換為生物可識別的訊號,用於更精細和快速地控制sscd的操作。

至於輸出就是相應的化學訊號解碼器,用於檢測跟解析sscd釋放的化學訊號,將其轉換回數字資料。同理,這些化學訊號可能包括特定的代謝產物、ph變化或特定蛋白質的表達,每種訊號都對應於特定的計算結果。

同理還需要一個光訊號檢測器,透過捕捉光訊號並將其轉換為數字輸出。最麻煩的是還需要奈米感測器,用於檢測sscd內部或表面的物理變化,包括形狀變化、壓力變化或微小運動,這些都可以是計算結果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