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裡雨水多,板藍根喜肥,耐旱,最是怕積水,她還是挺擔心地裡的藥材。
好在種植時起了深壟,此時雨水都在壟溝裡。
而且麥地裡的預留行中也挖了壟溝,積水都嘩啦啦往地頭的溝渠中排。
江團才走進地裡,江青山跟跑開有事的江景陽就過來了。
“嬌嬌!這藍草還長到什麼時候才取青黛?”江青山的一顆心都撲在藍草上,就連修房子都沒忘給藍草農家肥。
江團扯下一片板藍根肥厚的葉子在手中搓了搓。
其實按教科書上描述的情況,大青葉的收割都在六月。
萬事都不能過於教條,這裡氣候溫和,板藍根長勢非常好,看葉片質量是達到收割標準,可以提前割葉。
“爹,明天我跟你們一起到鎮上去,要收割葉子,還得先買大缸。”江團道。
“嗯嗯,是要提前準備了,還得去木匠鋪子催傢俱。”一聽又要買東西,江青山就開始盤算銀子,臉色都有些不好看。
計劃趕不上變化,原本計劃只用三十兩修房子,可一開始,他在村裡買材料就各種漲價,比他預料中多花去十兩。
修房子時人工又是來來去去,四捨五入,半天的工天也得算一天,又虧去幾百文,還沒有計算柳家兩個舅舅的幫忙。
好在柳家兩個舅舅幹活不偷懶,否則還要多請幾天幫工,工錢還得多花幾兩。
即便是這樣,大半個月來,銀子幾乎是嘩嘩往外流,他的七十多兩銀子,都只剩三十多兩了。
不過再捨不得,炮製青黛,靛膏的裝置也是要買的。
江景陽聽到終於要準備取藥,他眼中露出激動:“明天我到梧君閣找尹陶去。”
當初在梧君閣,趙郎中可是說過,到割葉時,就要尹陶過來指點。
而且江景陽對尹小郎中還崇拜得緊,這些時間修房子,他都沒有再去過梧君閣。
江團覺得用大缸漚泡葉片雖然簡單,如果全程有人監管,對藥品質量有保證,也同意去問過趙郎中再割葉。
三人就這樣在地邊嘀嘀咕咕,說的都是莊稼的事。
而且,還是江團一個小姑娘在說,兩個種地的在聽,這種情景怎麼看怎麼怪異。
江青山卻不覺得哪裡不對,他一門心思都在小麥地裡。
藍草長得好很正常,這可是山上到處都能長的野草,自己施肥鬆土,可是沒有懈怠過一次。
民以食為天,最讓江青山滿意的還是今年種的小麥。
對地裡的小麥長勢,江團卻不怎麼滿意。
現在還沒有雜交良種,眼前的麥穗長度只有五厘米左右,正是灌漿時間,看起來勉強算是顆粒飽滿,中規中矩,不會減產。
江青山摸著麥穗,就好像摸著自己的親兒子,眼含希望,嘆息道:“幸好我們拔了好多麥苗餵羊,又割開麥行,唉!只可惜地太少了!”
他對自己只有三畝薄地很遺憾,村裡的麥地倒伏大半,而自己的地裡杆粗苗壯,眼看著就是一場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