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 鎮上的學堂

李豐端茶喝一口,眉頭一皺,水中除了金銀花的苦味,還帶點甜香。

若說跟其他的花茶區別,就在於苦味更濃,而且消暑氣的感覺更好。

他的感覺非常準確,這是金銀花蒸餾出的花露,藥效更強,在暑天飲用能防止中暑。

為改善口感,江團還加入點蜂蜜,清涼解暑,也消煩悶。

因為沒辦法解決鮮花來源和儲存問題,江團只供自家人用,並不銷售。

放下茶盅,李豐瞥一眼笑得喜慶的江團,心中暗忖:這小丫頭並不是個愛親近人的,此時這樣殷勤,定是有求自己。

他本來就是人精,抖開扇子慢慢搖著:“江姑娘有什麼事就直說吧?”

江團也不瞞他:“我家小哥想去鎮上找個學堂,不知道哪個夫子好些?想讓李叔給我們說道說道。”

江團找到李豐打聽這事也是有原因的。

江南山這個秦家村唯一的夫子現在是要準備撂挑子了。

夏收過去幾天都還沒開學,就這樣拖著。

江景文雖然每天去老宅走一趟,在那裡呆一個時辰,其他時間就在自己家裡學習。

可這樣沒有規劃的學習,人一懶,心就散,終歸是耽誤了。

江團本來考慮聽從江南山的安排另尋夫子,可轉念一想,江南山自己都不是個多靠譜的。

江南山經常與人進酒樓,要是他介紹的人就是酒友,裡面摻著進私人感情,江景文就要被誤了。

買東西都要貨比三家,更何況是這種一步錯、誤終身的事。

萬一江青山全部聽江南山的話,等他一口答應,自己事後再改變,那就要得罪好幾個人。

既然是這樣,還不如趁江青山現在還沒空考慮這事,自己提前悄悄打聽一下,再說時也有發言權。

李豐是讀過書的,又經營文房四寶,跟鎮上的讀書人都熟悉,尤其是學館夫子均有接觸。

他是一個圈外人,更能理性分析各處學堂的優劣。

聽到要自己介紹學堂,李豐把扇子收攏,挑眉問道:“鎮上的學堂可不是好進的,入學得考試,至少要背過啟蒙,詩經、熟讀論語四書,習得幾篇好字。”

江團笑道:“我小哥已經背過《詩經》、現在正背《尚書》、《禮記》、《周易》”

童生考試學習內容主要是帖經,背書是關鍵。

“那你把人叫過來,我考考再說!”李豐腦中飛快把鎮上幾個學堂的情況捋了一下。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索性自己先看看孩子怎樣。

要是這孩子不錯,引薦去好夫子那裡,也能跟江家拉些交情。

若真有出息,自己又多一處人脈。

江團大喜。

於是,關門苦讀的江景文被叫到李豐跟前,從三字經開始,李豐讓他一句一句背誦過去。

背完“三字經”,“弟子規”這些初淺的知識,就是四書裡面也問過幾句。

聽到最後,李豐臉上露出笑意:“江小哥只上過幾個月學,能掌握這些還是不錯,只是你想明年二月去參加縣試,就這些肯定是不夠的,還需要追讀四書才行。”

江團在一旁狂點頭,江景文現在跟著大伯學習。

雖然大伯說學得好,那也只是跟村裡孩子相比,當不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