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說京城姑娘的衣衫很好看,他還買了幾張好皮子,本來想馬上給江團送來做衣裳,又擔心萬寧鎮這裡的皮匠做的不好,索性讓人在京城做成幾套斗篷,這樣江團明年正好用得上。
翻著手上厚厚的信紙,江團看了好幾遍,才確信這個有些囉嗦的人是尹陶。
唉!才剛剛十八歲的人怎麼就成了老頭子一般聒噪。
這人是傻了嗎?
萬寧鎮這裡的冬天短,除了下幾天凍雨,還沒有霜雪時間,根本穿不了皮貨,買回來也得墊箱底。
口中埋怨,江團卻是眉眼舒展。
有著前世的心理陰影,其實她一直沒有考慮過成親。
年前說等尹陶一年,只覺得尹陶不讓她討厭,可以嘗試一下。
現在看來,這種宛如家人般的相處模式,讓她對未來的婚姻有了期望。
江團把信紙小心疊好,又爬上床,揭開裡面的床板,將信放在一處暗格中,那裡面已經有三封信了。
轉眼幾天過去,江團就要跟江景文一起去縣城參加童生試了。
對她去縣城小住,江青山是一百個願意。
柳氏的意思同樣如此,她早就先讓江景秋帶嬌嬌去縣城走動,多認識一些人,以後也好說親。
以前為開坊卷和罐頭有矛盾也早就化解,江景秋是個心思靈動的,在秦家村避災這段時間,跟江團相處融洽。
雖然談不上像江景祥這般親膩,也還是禮貌客氣,這次就麻煩她接待幾天。
早就跟堂姐那邊說好,考試期間由江景秋照顧弟弟妹妹。
江團要走,蒸餾酒精的事不能停,現在買來陳家做下人,江團就教會啞婆做這些後院的隱秘事。
啞婆雖然不能說話,可頭腦還是聰明的,多教幾次,就對填火添酒熟悉了。
而且,她居然也會釀酒,倒讓江團有些意外。
這樣一來,陳家人就都有事做了。啞婆負責後院,楊嫂子照顧前院和廚房,陳家兒子跟江青山下地幹活,陳老頭則放牛放羊。
慶兒這一次就要跟著江景文去縣試。
正月二十九,早上從青山院出發。
江團帶上了雪燕紫鳶兩個丫頭,江景祥趕車相送。
而江景文只帶了八歲的慶兒,在鎮上另外租車接路攸,再一起往縣城去。
這是兩個孩子第一次出遠門,柳氏萬分的捨不得,對著紫鴛雪雁再三叮囑,又要江景祥小心再小心。
最後還是江青山開口:“嬌嬌她娘,去縣城也就兩個時辰,你要不放心就送孩子去,在縣城裡待幾天再回來就是。”
見他打趣自己,柳氏嗔怪道:“景文跟嬌嬌都是懂事的,又有景秋在看顧,我有什麼不放心的,不過就是多說幾句。孩子們都沒有嫌煩,你倒是厭了。”
江青山呵呵笑:“好,好,我厭了,沒這些孩子在家鬧騰,我也清靜幾天。”
話雖這樣說,可還是把騾車檢查了一遍又一遍,又叮囑江景祥路上走慢些,別顛著人。
江景陽裝了好大一筐青儲飼料掛在車後,足夠大青吃飽喝足悠遊自在的走一天。
看著騾車離開,一家三口望得沒影了,才轉頭投入各自忙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