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八十二章 向楚王借糧如何?

黔州歸服楚王!

七月十二日,黔州境內各城統一改換旗幟,並向天下宣告,黔州併入楚王封地啦。

這個訊息像是一陣風,連帶著晴州大開門戶,賑濟四方災民旳訊息一起,隨著時間的流動,而向整個大周傳遍。

蜀王那邊更早些接到訊息, 畢竟比起京城來,巴州要離晴州更近些。

而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發展,除了巴州、利州、梁州、鳳州、岐州,這五州早已歸服於蜀王外,緊挨著巴州,往南方向的隆州也在其後併入了蜀王封地。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蜀王已經擁有六州之地了。

照這麼看的話,只擁有晴州和黔州的楚王本不該被蜀王放在眼裡。

但事情不是這麼算的,畢竟秦夙的個人武力那麼恐怖,蜀王也不是瞎子聾子,此前丹鳳門前發生的事情他也是早就收到過訊息的。

當時蜀王的反應就是,連忙將身邊所有的高手都調集過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保護好自己再說其它。

一段時間後,發現秦夙那邊好像並沒有要暗殺他的意圖,他才又漸漸冒頭,然後與白琛聯合, 照著原先的計劃,收攏周邊幾州。

蜀王府,外書房議事堂中, 蜀王正與幾名心腹議事。

心腹謀士們紛紛勸說蜀王:“殿下何妨一試?不是說楚王心懷百姓, 不惜開放整個晴州也要賑濟天下災民嗎?那咱們這邊的幾個州也都遭災了呀, 向楚王借一回糧又有何不可?”

是的,蜀王的謀士們給他想了一個非常陰險的損招。

他們勸說蜀王公開向楚王借糧,並且還要大張旗鼓地告訴自己治下的百姓們——各位鄉親啊,不是咱們殿下不給賑災,實在是周邊都遭災,換個地方那也沒糧,買都沒處買啊!

但咱們殿下心裡也是有你們的,這不,晴州那邊豐收了,既有餘糧,那咱們殿下豁出臉面去,為了百姓們的生計,便是去問楚王借一借糧又何妨?

總之就是,務必要表現出蜀王為了百姓憂思輾轉,甚至不惜放下臉面去向楚王借糧,這種大義情懷,這種仁慈心腸。

至於楚王肯不肯借, 那不好說, 誰也不知道。

但他肯借最好,他借了糧,在蜀王封地這邊,那就是蜀王的功勞,是咱們蜀王不惜代價借到了糧,百姓們要不感激蜀王,又能感激誰呢?

而楚王如果不肯借,那行了,蜀地百姓如有餓死的,一個個全都該算在楚王頭上!

好個楚王,如此心狠手辣,將蜀地這邊數州百姓的疾苦都不放在眼裡,就這樣的,你又有什麼資格自稱仁義呢?

說什麼晴州門戶大開,賑濟天下災民;說什麼楚王心懷百姓,是難得的明主,合該天命所歸……呸!

沽名釣譽之輩罷了。

……

輿論戰嘛,這一向是蜀王這邊的拿手好戲。

蜀王的謀士們更已是在多次的輿論戰中,在無數篇飛向齊王的檄文中,練就出了一身紙筆做刀,乾坤顛倒的好本事。

終於,在眾多謀士的勸說下,蜀王微微閉目,輕輕一嘆,算是點頭認可了謀士們的提議。

數日後,蜀地眾多州城間,專為擷英榜而設立的擷英樓中,因旱災缺糧而沉寂了一段時日的書生們又再度飛揚激昂了起來。

學子們高談闊論,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有人激動道:“晴州有糧,咱們殿下向晴州借糧了,太好了,百姓們終於能緩過一口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