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晚,慧生大師新自來請林因明和楊遠風至少林持方丈房中議事。見過禮上完茶後,少林寺方丈無界大師示意打雜的小沙彌退下,房中只剩下無界大師、慧生大師、和林因明及楊遠風四人。
然後,無界大師對林因明和楊遠風說道:“二位施主,前幾日收至劉盟主的來信,說不日二位施主將至本寺拜訪,並說二位施主有要事參商,再三酌情定奪,想必是江湖上有重大之事?”林因明回道:“此事說來話長,但想必無界大師已聽慧生大師說過武林盟組織江湖上各大名門正派剿來上天門的事了,此事亦與上天門有關聯。”
無界大師道:“阿彌陀佛!林總管直說便是。”林因明又說道:“各位可能有所不知,上天門雖被剷除了,但從上天門被俘的歹人交待的線索查知,上天門後面還隱著個龐大的組織,這個組織就叫‘天樂宮’,上天門只不過是天樂宮的一個前哨罷了。天樂宮是一個極其嚴密的組織,因此在江湖上可能存在著多個分舵,據林某查實,除了上天門,還有一個是‘雲天門’,一個是‘飛天門’,但這兩個分舵的具體情況還未摸清楚,至於分舵下有多少分壇,現在更是不得而知,有待進一步查探。”
楊遠風插話道:“怪不得我們剷除上天門時,那兩名帶頭的灰衣人受傷後便服毒自盡。如此看來,他們肯定是怕洩露了組織的秘密。”林因明道:“是的,當時我也懷疑,只是在沒有弄清楚之前,怕打草驚蛇,所在劉盟主和我就有意壓住這事不提。現在終於掌握了一些線索。”
林因明接著說道:“上次剷除上天門,只不過是斷了天樂宮的一個小指頭而已。林某派人暗中提防數日,卻未見天樂宮有報復的舉動,但根椐獲得的情報,護天門和飛天門仍在江湖上隱秘行事。林某詁計天樂宮主是因為上天門被剷除之事由於事發突然,故一時半會還未能組織報復,或是認為小忍則亂大謀,所以在伺機而動。若是如此,那就更不得不防了。”
林因明又說:“林某此番隨楊少俠前天拜訪少林寺,不僅是個人趣向,另實則仍受劉盟主囑託,前來請教無界大師,參商定奪提防之計。”
無界大師說道:“阿彌陀佛!林施主輔佐劉盟主多,江湖之事大多由林施主操辦,林施主謀劃細緻周到,老納早有聞名,上次剷除上天門又是一例證。林施主此番前來議事,想必是早已胸有成竹了?”林因明道:“大師過譽了!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上次幸虧有楊少俠及時提醒併力克上天門中的灰衣人,否則林某思慮不周,差點出了大差錯!”楊遠風聽了,快緊說道:“林總管殫精竭慮,偶爾小有遺漏也不礙大局,剷除上天門之事,晚輩只不過是盡一分綿薄之力,使我方的人少些損傷而已。”
楊遠風剛才心中納悶:“林因明總管來少林寺中與無界大師商議如此重要之事,為何讓初出茅廬的自己參與其中?”楊遠風哪裡知道,劉代天盟主已在給無界大師的信中極力讚譽推薦他,並提議讓他參與議事,故無界大師亦才請他和林因明一起前來參商。
林因明道:“林某想,上次剷除上天門後,天樂宮必然有所提防,要再對其分舵進行清剿,恐怕不再那麼容易了。若魯莽行事進行強攻,又怕反中賊人奸計。所以林某一時也想不出好的辦法來!”
林因明又把所掌握天樂宮及其分舵護天門和飛天門的情況作了一番詳細的介紹。眾人聽了一時沉默,陷入了沉思之中。
楊遠風思慮了一會兒,端起茶喝了一口,然後說道:“晚輩認為,剷除上天門後,武林盟與天樂宮已勢成水火不兩立,雖一時平靜,但日後難免衝突不斷,乃至掀起血雨腥風,江湖動盪。各大名門正派力量強大還可應對,力量薄弱的小門派則人人自危,恐有遭覆滅的危險。”
眾人點了點頭,楊遠風又道:“晚輩有個想法,不知是對是錯。”無界大師等皆道:“但說無妨!”
楊遠風說道:“天樂宮行事隱秘,其手下又組織嚴密,訓練有素;而敵暗我明,我方不如來個打草驚蛇、以攻為守。”林因明問道:“如何打草驚蛇和以攻為守,願聞詳細!”楊遠風頓了頓,接著道:“由武林盟發出號令,召集江湖各大名門正派,公開聲勢要剿滅天樂宮,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起到團結江湖上的正義力量的作用,也有利於各大名門正派間的聯手防衛,互相照應。天樂宮知道後,想必進行攻擊報復各大名門正派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也就不敢輕易而為之。同時,天樂宮為也要組織防守,就不敢太過於分心進行報復。我們再剷除幾個已掌握的天樂宮的分舵、分壇等,打疼他們,逼他們現形。如此一來,只要天樂宮被我們調動起來,我們再視情勢而動。”
林因明聽了連聲叫好,又道:“此法甚妙!看來武林盟要迎難而上,大力作為了。我想劉盟主必然會採納此法的。”無界大師說道:“善哉,劉盟主說的果然沒錯,楊施主智勇雙全,武林之福也!”慧生大師也口中稱善。楊遠風道:“各位前輩過獎了,我看剿滅天樂宮也非一朝一夕、一謀一役便可功成。”又道,“只是若天樂宮膽小如鼠,從此不再露頭,此計也就落空了。”
林因明接著說道:“這也無所謂,可先試試再說!天樂宮勢力強大,又藏得極深,其具體情況我們尚未全部摸清,而形勢又迫在眉捷,若能令天樂宮暫且不敢輕舉妄動也好,我們可先緩口氣再作打算。”又道,“要對天樂宮一舉擊滅是不可能的,一場大的衝突遲早要來的,到時雙方大斗起來,各有損失在所難免,所以我們也不能再縮手縮腳了。我們要以各大名門正派為核心力量,提早聯合其他正義的小門派或俠義之士,及時做好長期鬥爭的準備。同時儘量減少損失,尋求萬全之策,各大名門正派不能行只求自我保全之事!”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無界大師聽罷,眼前彷彿已經浮現了一場場你死我活的血腥廝殺!
林因明又說道:“我看,先由劉盟主發出江湖號令,擇期召開武林大會,一是向江湖各正義門派說明形勢己迫在眉捷了,不能再苟且偷安了,要提早做好準備;二是商議如何組織各大名門正派,集中力量,聯手攻防,統一行動,同時要加強各大名門正派自身的防衛,莫被天樂宮拔掉根基;三是進一步摸清天樂宮及其分舵、分壇各方面的情況,制定周密的計劃,斬草要除根,勿留後患!”
眾人聽了,皆點頭稱是。林因明又道:“如今各大名門正派後起之秀紛現,青年才俊輩出,上次剷除上天門時可見一斑,他們將逐漸成長為剿滅天樂宮的生力軍。自古邪不勝正,我相信勝利最終屬於我們!”
四人又商議一番,至深夜方各自回房歇息。
……
回到房中,楊遠風簡單收拾一下行囊,明天他就要南下拜訪武當,將這晚商議剿滅天樂宮初步方案向武當掌門中真道長說明,並聽取中真道長的意見。
在收拾行囊時,楊遠風不禁摸了摸那本一直藏在懷中封面上有硃紅手掌印的無名書,他推測:“此書形制很特別,雖為崑崙七鬼所藏,想必他們也是從別處奪得的,因此可能事關重大或涉及重大秘密!”但就算此書是關於天大的寶藏或絕世的武功秘笈,對他來說也無多大吸引力,只是唯恐此書流落江湖,便你爭我奪引起血雨腥風,不過此書一直藏在懷中又甚是不便。
楊遠風一皺眉頭,正在想著如何處理是好:“這本書老是藏在自己身上,哪一天不慎遺落被人撿了,恐又生出事端來;若是毀了它,關於它的來龍去脈,或許將因此永遠無法解開,多少有點可惜;把它交給劉代天盟主,又不知如何解釋才好。”正在左右為難之際,他突然腦中靈光一閃,便想到了一個存放此無名書的絕妙好方法、好地方!那就是將此書暗中藏在少林寺的藏經閣。
想到此,楊遠風便寫了一封信,夾在書中,然後用方巾把書包好。他在信中大意說明了此無名書的來歷,並交待若有僧侶偶見此書,務必及時將此書上交少林寺方丈等。他又想了想,決定在卯時初僧侶們起床後但尚未早課時行動,因為此時天尚未亮,而寺中僧侶起床後忙於洗漱打掃等,一片嘈雜,正是少林寺夜間最放鬆警戒的時刻。少林寺藏龍臥虎,若在夜深人靜時行動,或許反而更容易被人發現。
於是,楊遠風就先在床上打坐,到了卯初僧侶們起床後尚未早課時,才輕聲推開窗戶飛身而出。雖說楊遠風藝高人膽大,但當他來到藏經閣前,也不禁猶豫了:“藏經閣乃少林寺禁地,偷偷潛入萬一被發現,解釋不清,而且涉嫌的賊名太大,實在擔當不起!”因此他又想:“還是在戶外找個地方為宜,反正又不是要久藏。”
而就在楊遠風飛身出窗外時,住在隔壁的林因明已察覺,他也是一夜打坐未睡,聽到動靜後,便豎起耳朵,仔細聽風辨向,由此判斷楊遠風的去向。
其實這幾日來,林因明一直在暗中關注著楊遠風的一舉一動。
原來,藏身於崑崙山雪谷中的崑崙七鬼,近年來受到林因明的威逼利誘,已不得已只好聽命於他,這也是近年來崑崙七鬼之所以一直能躲過武林盟追剿主要原因之一。其間除了他們藏身的雪谷山高路遠,氣候異常惡劣外,也多虧林因明暗中通風報信、網開一面。
然而當林因明知道川北關好朋可能藏有一本《無名紅掌書》後,由於關好朋家大業大,富甲一方,且為人仗義疏財,廣交江湖好友,在川北一帶也算是響噹噹的人物,因此他為了不讓人起疑,便指命崑崙七鬼去奪書,崑崙七鬼心狠手辣慣了,有不留活口的習慣,不用發話自然就造成了關好朋家被滅門的慘案。武林盟派人去調查此案時,林因明便利用職務之便,派去的都是自己的親信,暫時先把此案做成懸案再說,日後有必要時也可栽贓嫁禍給天樂宮。
但崑崙七鬼從中奪得《無名紅掌書》後,卻不直接交給林因明,而是暫且留下作為與他討價還價的籌碼。誰知楊遠風卻從半路殺出來,除掉了崑崙七鬼。
崑崙七鬼被楊遠風的剷除後,林因明派去的人把崑崙七鬼住的地方里裡外外翻了個遍,也沒有找到那本《無名紅掌書》。因此,林因明就懷疑那本書已落入了楊遠風手中,但他又不好直接開口詢問,而每次楊遠風談起誅滅崑崙七鬼的經過時,也從未主動提過起有關那本書的事。既然自己不方便問,而楊遠風又不主動說,他只好一直暗中留意楊遠風的動向。
當林因明聽到動靜後,並不敢跟蹤楊遠風而去。雖然他的輕功也不錯,但與楊遠風比起來,還是有較大差距,況且楊遠風是在秘密行動,必然十分小心。他擔心若冒險跟蹤楊遠風,會引起他的警覺,把《無名紅掌書》藏得更深,這樣日後反而不好辦。因此他只是在心裡默默猜測和盤算著楊遠風此番的行動的目的。
大約一頓飯的功夫,林因明又聽到了楊遠風回房的響聲。他一直苦無良策從楊遠風處探查崑崙七鬼奪得的那本《無名紅掌書》下落,但他的心思是何等縝密!所以,今夜當他聽到動靜後,一番勾連反覆的盤算與推測後,在多種可能性當中,竟然也被他猜中了其中之一!其實,楊遠風若直接開門出去,或許林因明還不會起疑,但他推窗而出,林因明便知道他有秘密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