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七回、輾轉它鄉遇故知

卻說華鳴洲、趙青心、王飛虎、李泰李達兄弟、小葉子和陳瑩一行人,兩天後的下午便到了開封。他們先在一家客店裡洗去風塵,然後去武林盟拜見劉代天盟主。

劉代天聽說是廣義會會長王飛虎率人前來拜訪,心裡非常高興,沒想到泰山武林大會後才過四天,這麼快就來了,於是他就讓楊遠風和曹雲煙到大門口代為迎接,及與華鳴洲等人見面後,會談一番,回顧起泰山武林大會之事,又關心詢問了廣義會的狀況等等,而後又命人大擺宴席,並叫上楊遠風、曹雲煙和林因明等作陪,歡敘一場。

華鳴洲等人皆沒想到劉代天會如此重視並盛情迎接他們的拜訪,好在廣義會雖然比不上各大名門正派,而且根基淺薄,但在武林大會上的表現已先掙足了面子,風光十足,況且趙青心是慈海神尼的弟子,劉代天即使身為盟主,也應親自出面盛情款待。

不過在林因明看來,劉代天對廣義會還是偏重視了些。雖然不論幫派大小,劉代天皆一視同仁,但江湖大事,武林盟主要還是倚靠各大名門正派的支援。至於武林世家、小門小幫、遊俠劍客等,雖然也值得重視,但武林世家往往過於愛惜羽毛、自尊自閉,小門小幫又大多鮮有俊才、自保為要,遊俠劍客又皆喜獨來獨往、不受拘束。他們之中或有三兩武功較佳者,但未必識大體、明大理,這些人皆難倚重,因此林因明從沒見過劉代天如此熱情隆重接待過他們。

席上,劉代天盟主坐在西席中間,左邊分別是王飛虎、華鳴洲和楊遠風,右邊是趙青心、曹雲煙和陳瑩一桌,東案則是李泰李達兄弟、小葉子和林因明一桌。案擺上的大多是酒肉葷腥之類的山珍海味,只有南案一席,由於趙青心、曹雲煙和陳瑩都是女流之輩,因此所上的菜類犖腥偏少,大多是另外亨調的素菜和各色精緻的小菜、糕點、水果等。

宴會後,又閒談了一陣子,華鳴洲等人見天色已近黃昏,便起身告辭。華鳴洲本意是要多瞭解點有關天樂宮的情況,但席上林因明口風甚緊,華鳴洲知他不願透露,只好不再多問,在此情形下,自然也不必久留了。

劉代天想留華鳴洲等人住下,但華鳴洲說有要事在身,推辭不肯。劉代天又問及日後去向,華鳴洲只說需先入西蜀一趟,不能拖延。劉代天見挽留不住,分別握著王飛虎和華鳴洲的手,邊走邊講些江湖大義,一直送到昂義山莊大門口。

華鳴洲等人回到客店,剛一進門,華鳴洲就先嘆息一聲,眾人問及何故?

華鳴洲說道:“看樣子劉盟主身體已經垮了,若不能安心休養,還如此操心江湖上的事,怕是再也支撐不了多久了!”王飛虎也說道:“是啊!前些年在江湖上就有人暗中傳聞劉盟主舊傷成頑疾,身體日漸不行了。今日我在宴會上也就近觀察了一下,劉盟主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蒼老,雖表面樂觀矍爍,但還是不經意地流露出疲憊憔悴之神態,在宴會上他雖頻頻舉杯,但大多是讓楊少俠代飲了。”趙青心道:“雖說如此,但劉盟主他心性豁達,精神樂觀。或因為身體不好,更加註重養生,反而能帶疾延壽也未償不可,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眾人稱是,華鳴洲又道:“論武功論與智計,劉盟主都不是當世頂尖的,甚至排不上名次。但讓他坐武林盟主之位,卻無人不服,因為他已被視為江湖正義的化身!”

眾人聽了,感慨一番,又見天色初黑,但開封城已是燈火通明,便一起遊開封城。開封位於大運河中段,正是水陸咽喉之要道,自然漸漸成為富貴繁華之地,眾人就遊個盡興方罷。

……

及至第二天凌晨,眾人收拾好行囊。華鳴洲讓李達去僱了三輛馬車來,眾人正準備上車,陳瑩問:“華大哥,我們真的是要去蜀州嗎?”

華鳴洲還未回答。陳瑩見王飛虎在一旁微笑著,就轉過去道:“飛虎大哥,你也不問問。”王飛虎道:“我啊,去哪都一樣!”陳瑩又問小葉子,小葉子只笑道:“懶得去問他!”

趙青心聽了,對陳瑩笑道:“我們這一路有吃有喝的,又可以遊山玩水,管他要帶我們去哪呢?”陳瑩道:“我是覺得閒得慌了,除了吃喝玩樂,什麼事都沒做。”華鳴洲陪笑道:“我看你是沒做幾件行俠仗義之事,覺得枉入江湖了。呵呵,一時哪有那麼多事能讓你碰上的?別心急,你才出來多久啊!”

從開封到蜀州有三條路線可選,一是先向西到長安轉至隴南,再從劍閣入蜀;二是南下漢水再西去,到達漢中後,亦從劍閣入蜀;三是先向南至鄂西,再折向西行經巫峽入蜀。華鳴洲等人上車後,一路向西進發,當晚便到了洛陽城,眾人住進旅館歇息。

次日凌晨,華鳴洲讓李達多給車伕一些銀兩,讓車伕一大早繼續趕著馬車一路向西,至長安後方可返回。而他們則喬裝打扮一番,潛到洛水碼頭,僱了條客船,進入黃河向東到了運河口,又拐進大運河通濟渠段,直到淮安盱眙縣,方棄舟登岸。

登岸時正值傍晚時分,眾人在客船上呆了幾天,雖說有陳瑩和趙青心做的可口飯菜,有王飛虎和華鳴洲的談天說地,有李泰李達兄弟和小葉子的插科打諢,以及一起探討武學等,但客船畢竟空間有限,終究還是不如在陸上四處遊蕩快活,而且船上生活起居有諸多不便。

誰知剛登上碼頭,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招手叫到:“是飛虎兄弟嗎?飛虎兄弟!”王飛虎聽到叫喚,看了一下也叫道:“水福兄弟,水福兄弟!”與王飛虎互相打招呼的人是他的舊相識,此人姓林名水福,以前是鹽幫的一個小隊長。

盱眙縣位於運河中段,地處咽喉要道,其碼頭是南北客商船運停靠補給的重要基地,碼頭雖不算大,卻也是熱鬧非凡。盱眙縣也是鹽幫所在地,現任幫主何九運不僅武功一流,而且水下功夫更是少有匹敵,林水福在鹽幫多年,是何九運身邊的得力干將,所以被派到這裡的碼頭上管事。

王飛虎與林水福都走上前來,握手問候。華鳴洲等人跟在後面,王飛虎便互相簡要介紹一番。

林水福拉著王飛虎要碼頭上的一處小茶棚裡歇腳,說:“飛虎兄弟,你們且在這裡喝杯茶,兄弟我正帶著手下的人在這裡忙著給官船裝卸貨物,我先去交待一下,等會兒一起到我們鹽幫總壇暢敘一番。”王飛虎道:“豈敢打擾你們鹽幫!你家不也是在縣城裡嗎?不如還到你家坐坐。”林水福道:“哎呀!這可不行。我們幫主是非常好客的,既然你們來到此地,要是兄弟沒介紹你們給我們幫主認識,日後他老人家知道了,非狠狠罵我一頓不可。”王飛虎還想推辭,但林水福已邊走邊說:“你們先在這等等,我去一下馬上就回來。”

王飛虎問華鳴洲等人的意思,眾人都隨王飛虎的意願,說好了一起去。

林水福果然很快就回來了,他拉著王飛虎的手,領著眾人過街穿巷,來到運河邊的一個小村莊裡的一座大院前,這裡就是鹽幫總舵。

原來,鹽幫最初是為官府曬鹽運鹽的人組成的幫派,在前朝末期社會動盪不安,為謀求生路,便以暗中販運私鹽為生的幫派。依照律法,販運私鹽是人頭落地的事,所以鹽幫人人嚴守秘密,行蹤不定,也儘量不與外人打交道。如今天下太平,朝庭對打擊私鹽甚嚴,又整治漕運,所以鹽幫也順應形勢的變化,漸漸地轉化為在大運河中段經營水陸、碼頭各路生意為主,平時也為漕運衙門做些貨物運輸、搬運、護航及河道清於等事,不再以販私鹽為生了。所以鹽幫再也不算是神秘的江湖幫派,它的總壇也由原來神秘的蛟王祠搬到了靠近運河的這座大院。

到了大院前,林水福朝門口的守衛點了點頭,那幾個門衛也不前來盤問,便任幾林水福領著華鳴洲等人往裡邊走,看來林水福在鹽幫中的地位不低。

到了大院前廳,林水福先給華鳴洲等人安排坐下,再命人端上茶水,自己就到後面找幫主何九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