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三回、火中取栗何懼燙

華鳴洲等人走著走著,就到湘西南部山區了,此地名為“梅山”,峰高林密,山嶺連綿,百姓以為苗族為主,另有土家族及少數漢族和其他民族等,大多築寨聚居。由於歷史、地理、民族、文化等原因,此地雖民風淳樸,但卻是化外之地,朝庭並未在此地設定州縣衙門,每個寨子一般從成份較多的民族中選一人擔任寨主,各行自治。

由於這裡比較閉塞,各個寨主也因循守舊地實行管理,所以這裡的寨子百姓安居樂業,彷彿千百年來,從未有過變化似的。但近十多年來,其中有一個寨子卻是例外,這個寨子就叫“黑石寨”,以山上有一大黑石而得名。

黑石寨本來也是當地普通的一個寨子,只不過比其它寨子大點、人口多些而已。寨裡的百姓也和其它寨子的一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平靜的日子。寨裡的百姓多為苗族,姓氏以漢字同音的“龍”字姓氏為主,現今寨主的姓名就叫龍得雲。

龍得雲是十六年前繼承了先父的位置當上寨主的。由於他年輕時並不安份,所以曾有段在外遊蕩的經歷,也算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了。所以,他回來後,不僅帶回了不少的財富與寨民分亨,而且也帶回了幾個外面的弟兄,個個武功高強。

龍得雲回來後沒幾年,他的父親便去世了,他就順理成章地繼承父位當上了寨主。龍得雲本來有兩個弟弟,分別叫龍望山和龍在溪,在他擔任了寨主後,也都跟著擔任了寨子裡的副寨主之位。龍得雲帶來的幾個弟兄中,有兩位武功高強且見多識廣的好友,被他任命為副寨主,位列於他的兩位親兄弟之後。

龍得雲擔任寨主後,開始逐漸收攏權力,制定森嚴的新寨規,而且依靠手上的財富,高築寨牆,四處招兵買馬,並與外界通商交流等。十多年下來,黑石寨便變成了當地最大、最有勢力的寨子。此時,龍得雲手下的人馬上千,寨丁三萬,而且他還把觸手伸到了附近的州縣,開設商鋪作坊,籠絡四方豪傑。黑石寨的不斷擴張,也引起了周圍其它寨子的不安,雖說各過各的日子互不相干,但難免有些小是非小糾紛等,其它寨子的寨主雖不懼龍得雲的威勢,但往往不得不以龍得云為尊,以免擴大糾紛。也有一些江湖中人,見黑石寨勢力不斷擴大,認為樹大好乘涼,於是主動投奔黑石寨,屈身聽命於龍得雲。

而朝庭本來對於化外之地的梅山,本來也無所謂收入治下,只要彼此相安無事就得了。梅山周圍的州縣,對於地廣人稀、物產貧乏且民風彪悍的梅山地區也不在意,管了也沒什麼好處,不管反而省事。但近十多年來黑石寨的崛起,引起了周圍官府的注意,有些貪官則設法與黑石寨扯上關係撈取好處,有些正直的官員則暗暗擔憂黑石寨終會成為朝庭的心腹之患。

華鳴洲聽說過龍得雲和黑石寨的底細,梅山雖是化外之地,但若觸犯朝庭大忌,那可是滅族之禍!因此,華鳴洲有意上山會會龍得雲,或許可說服龍得雲放下野心,所以和王飛虎等人商議後,他們便在離黑石寨最近的一個小鎮子歇腳,故意多逗留半天,此時跟在後面的隊伍人數已稀疏可數。可是左等右等,眼見太陽傍西,還是不見龍得雲派人來請他們上山。

華鳴洲想:“難道是龍得雲不知道我們來了,還是對《無名紅掌書》不感興趣?我們是不是該主動找上門去,給龍得雲下點猛藥?”

豈知其實龍得雲早已得到訊息了,華鳴洲等人一走進他的勢力範圍,就有人馬上向他報告了。此時,他正和其他四位副寨主密議“是否該請廣義會王飛虎等人上山”之事,只因一時間四位副寨主意見不同,一直爭論不休,才讓他猶豫不決。

但商議了一個多時辰,副寨主龍望山和龍近溪思想較保守,力主不惹事生非,畢竟千百年來,他們的寨子是相對封閉的,極少和外界有交流,龍得雲擔任寨主後的一些做法已是相當出格了,若再請廣義會的人上山,恐怕會引火上身,從此寨子便不得安寧了。而另兩位副寨主的看法則相反,他們認為應請廣義會的人上山,畢竟黑石寨這十幾年來刻意經營,實力強大,請廣義會的人上山雖會惹上麻煩,但衡量利弊,寧肯兩者照單全收,也決不一文不取。

四位副寨主分成兩派,意見相反,一時爭論不休。龍得雲見雙方爭得臉紅耳赤,有鬧翻的勢頭,就立刻喝止,說是容他想想再說。

除了龍望山和龍近溪,另兩位副寨主分別是孫善濟和呂力雄。孫善濟年紀較大,不僅武功高深,而且城府也深,遇事冷靜,擅於謀劃,龍得雲平時也常要問計於他,他的位置雖排在龍望山和龍近溪之下,但實際上只要龍得雲不在時,便讓他主持寨中事務。呂力雄則是武功高強,愛講義氣,性子耿直,兼脾氣火爆。

龍得雲獨自斜靠在虎皮大椅上,雙目微閉,抬手輕輕地拍著額頭,正在沉思,其他四位副幫主見狀,便不上前打擾,等他作最後的定奪。其實龍得雲心裡清楚,《無名紅掌書》就是個燙手的山芋,不碰為妙!只是孫善濟一再堅持,必另有想法,因此他才不急於下決心,想看看孫善濟還有何話說。

龍得雲思考了一陣子,孫善濟終於忍不住上前去,在他的耳朵旁說出一番驚天動地的話來。這番話終於讓他最後下了決心:立即請廣義會王飛虎等人上山!

孫善濟說的那一番話是什麼內容,且不一一細說,只是其中有一條,說出了《無名紅掌書》還藏著另一個驚天秘密!於關這一點孫善濟是如何知道的、可信度如何、其來龍去脈也暫且不說,只說這個秘密到底是個什麼樣秘密,才會讓龍得雲最後下了決心呢?

原來,《無名紅掌書》不僅記載著一個關於寶藏的秘密,書中還藏著另一個重大的秘密!

那是二十多年前,前朝皇帝楊廣窮奢極欲,好大喜功,除了大興土木,還四處征討發動戰爭,因此難免橫徵暴儉,濫用民力,地方官府便趁機搜刮民脂民膏。如此三番五次折騰下來,便搞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亂!

於是群雄紛起,形成了大大小小十多支義軍。後來,這些義軍有的被鎮壓下去了,有的則不斷發展壯大,一番吸收兼併,最後形成五支實力比較強大的義軍。

在推翻了前朝統治後,五支義軍首領便開始互相爭雄,皆有一統天下之心。五支義軍中當屬當今皇帝李世民所率領的關中義軍聲勢最為浩大,而且是支仁義之師,對百姓秋毫無犯,於是漸漸有了天下歸心的跡象。

李世民乃先唐高祖李淵之子,少年隨父起兵,精通兵略,奇謀善斷,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大唐建立後,李世民被封為秦王。不過那時天下尚未統一,各路義軍仍割據一方,於是李世民便開始四方征戰。

其中,有一支盤踞在牛背山的義軍,首領林如崇,仗著自己人馬眾多,不肯臣服他人,便欲與當今李世民所率領的關中義軍決一雌雄。但他最終卻還是失敗了,於是他在敗亡前就先將所得的金銀珠寶秘密埋藏起來,而且為了不被一窩端,當時他還決定先遣散殘存舊部保留火種。為方便日後聯絡舊部,以圖東山再起,便將兵敗後倖存下來的分流到各地藏匿或回原籍的各位將領及其主要部屬的花名冊和聯絡方式,一併和寶藏地點,以特殊的方式分別記載在四本書中。可是林如崇始終卻沒能逃脫關中義軍的圍困,最後在亂軍中被殺身亡,而秘密記載著藏寶地點和舊部花名冊的四本書卻從此不知所蹤。由於那四本書的封面並沒有書名和落款等,只有林如崇的一隻紅色手掌印為標誌,因此便稱為“無名紅掌書”。

因此,誰如果能獲得那四本書,並且破解其中的秘密,不僅可以獲得巨大的寶藏,還可以聯絡以前牛背山義軍的殘存舊部。成者王敗者寇!以前牛背山義軍的殘存舊部在當今朝庭眼裡可是亂軍餘孽,是被追剿的物件,而且他們之中或許有些人仍不甘心失敗,想東山再起,因此集齊了那四本書,就可以憑籍書中記載的花名冊為證,聯絡以前牛背山義軍的殘存舊部,誘導或要挾他們為己所用。

但現在已是過去二十多年了,以前牛背山義軍倖存下來的各位將領及其主要部屬,現在年紀也應該大多在五十歲以上了,就算是有幾位少年為將的,現在也有四十多歲了。如果等再過二三十年,這些人就老的老、死的死,那時再破解《無名紅掌書》中秘密記載的花名冊就會失去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層意義,只能得到寶藏而已。

龍得雲少年在外遊蕩之時,曾見過群雄爭霸的場面,便有感而發,立下鵬程萬里之志。不過他雖有雄心壯志,欲圖謀霸業,但又覺得自己實力不足,還不想在江湖上過多地拋頭露面,以免“樹大招風”;另一方面他又覺得自己年近半百,再不放膽拼一回,總是偏安於一禺,就沒多少機會了,因此他自己心裡也是很矛盾的。但現在龍得雲也已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他也許也只能終老於黑石寨寨主之位上了。若是《無名紅掌書》僅關乎寶藏,或許就算了,但孫善濟說出《無名紅掌書》藏有這另一個重大秘密後,他便決定趟一次渾水了。

……

本來龍得雲只命兩位得力下屬來請,但華鳴洲總是找藉口推脫不願上山,因此龍得雲便讓孫善濟快馬加鞭親自來請。孫善濟不僅是副寨主的身份,而且也是漢人,善於溝通,對江湖之事瞭若指掌,於是經他再三邀請和懇求後,華鳴洲等人又假裝推託半天,才勉強答應上山。

為您推薦